甘肅「九十後」兄弟 傳承千年彩陶文化

 【新華社蘭州八月十九日電】(記者李笑、馬莎)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安縣一個簡陋的小屋裏,一九九零年出生的康曉龍一邊用腳勻速地轉著轉盤,一邊將黏土放在轉盤上。只見他手指靈巧地在黏土上飛舞按壓,幾分鐘時間,一隻精美的花瓶造型的陶坯映入眼簾。而在屋外,康曉龍的弟弟康曉剛正在將上好色的陶坯整齊地擺放進窯內,經過幾個小時的高溫燒製,他們的彩陶就製作完成了。

 康曉龍和康曉剛所做的陶器主要是對距今約有八千年歷史的大地灣彩陶的復原。上世紀七十年代在秦安縣大地灣遺址出土的二百餘件彩陶,是迄今中國發現歷史最悠久的彩陶。陶器口沿上多繪有紅色寬彩帶,是中國原始的彩繪圖案。

 在大地灣彩陶中,最負盛名的莫過於人頭形器口彩陶瓶了。該瓶的器型為兩頭尖,中間寬的圓柱體,瓶口為額上有短髮、口微張的人形。兄弟倆的爺爺康新田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開始對人形瓶進行復原。目前在大地灣博物館展示的人頭形器口彩陶的複製品,便出自康新田與兄弟倆的父親康存良之手。

 在兄弟倆的印象裏,小時候只要爺爺和爸爸拿著做好的彩陶出去,就總能帶回來一些好吃的。因此,彩陶對於他們來說,代表著幸福與希望。

 在爺爺與父親的熏陶下,康曉龍和康曉剛兄弟倆從小就利用課餘時間協助家人製陶。作為甘肅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秦安陶器燒製技藝」第四代傳承人,這對「九十後」兄弟製作彩陶已經將近十年。

 目前,他們的作品不僅在國內展示和銷售,還被遠銷到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國家。今年十月,他們還將在秦安縣的康坡村創立陶器製作合作社,免費向村民傳授制陶技藝,讓村民擁有脫貧致富的手藝,同時也更好地傳承大地灣彩陶文化。

 「我們希望更多的人參與制陶和傳承彩陶文化,把陶文化發揚光大。」提到未來,兄弟倆一臉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