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萬象)莫高窟文旅融合開創夜間研學遊 譚飛 張玉潔

 靜謐夏夜,涼風習習,一組二十人的遊客小隊伍愜意穿梭在世界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僅僅數小時前,這裡還人潮湧動,氣氛焦灼。

 這些享受「特殊待遇」的遊客,是參加莫高窟「研學遊」的學員。「研學遊」今年七月推出,不足一個月即成「明星產品」,每天二百個名額動輒「脫銷」。

 「哪怕只是在莫高窟外看一看,都是很奢華的享受。而夜遊這座千年寶庫就更為震撼,朋友們羨慕得『咬牙切齒』。」六十五歲的廣州遊客招嘉熾說。

 莫高窟不僅是旅遊名勝,更是文化聖地。這座開鑿於公元三六六年的石窟,內有四萬五千平方米壁畫、兩千四百多尊彩塑和五萬餘件出土文獻,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文化旅遊愛好者。

 今年八月份以來,莫高窟迎來近四十年的遊客最高峰,最多時一天接待了一萬八千名遊客,日承載量已達上限。

 今年七月,敦煌研究院嘗試推出「研學遊」這一新型旅遊模式,招嘉熾參加的夜遊莫高窟就是其中的一個環節。

 近年來,中國致力於推動文化與旅遊的深度融合,今年三月國家旅遊局與文化部更是合併為文化和旅遊部。研學遊就是文旅結合的一種創新形式,是將研究性學習與旅行遊覽相結合,但「遊有餘,學不足」一直是不少研學遊的通病。

 「研學」與「遊」結合,恰好是莫高窟的優長所在。經過七十多年的發展,敦煌研究院已成為世界聞名的敦煌學研究重鎮。服務於普通遊客的莫高窟講解員隊伍,具有中國乃至世界一流的專業水平。

 莫高窟研學遊的「金字招牌」,就是讓遊客與專家「親密接觸」。這種常態化研學遊以專家授課、精細講解、精深體悟為核心,從適合大眾的「敦煌與絲綢之路」主題到個性化的宗教、生態、設計等專題,遊客可以定制不同的內容。

 招嘉熾最喜歡的授課專家是敦煌研究院文化創意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海濤。陳海濤致力於以莫高窟第二百五十四窟為基礎進行動畫創作,十餘年來推出了兩部關於莫高窟的動畫片。

 「陳海濤在尋找數字時代傳播敦煌的新手段,讓我看到了莫高窟的未來。」招嘉熾說。

 陳海濤對研學遊很感興趣,覺得這是「知識型文創」。「敦煌是由漫長的時間、廣闊的空間和善巧的心靈共同作用產生的文化藝術寶庫,我們希望通過知識分享,讓更多人更深入地體驗敦煌、瞭解敦煌。」

 聽完講座後,二十人的研學小隊避開了白天的嘈雜,開始夜遊莫高窟。月色籠罩下的莫高窟平添幾分禪意。在講解員的引導下,他們細細觀賞壁畫、彩塑的細節,還進入了一般不輕易示人的「特窟」,去觀察菩薩手中的玻璃碗。

 「持應急票的遊客只能算是到此一遊,持預約票的遊客一般能在窟區呆七十五分鐘,研學遊的參觀時間則長達兩個多小時,可以讓人沉浸其中。」敦煌絲路莫高窟文化運營發展公司總經理陳建軍說,「我們希望通過開發和提供分類化、個性化的高品質旅行產品,讓遊客『慢享莫高窟』,真切品讀文化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