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想錄)淺談修持「懺悔」(一)

 「懺悔」是佛教實踐哲學的核心課題之一。首先,佛教認為輪迴的最大動力來自「無明」,而「無明」所造作的行為很難跳脫出貪瞋痴的慣性制約,唯有「懺悔」才能夠中斷這個制約。而唯有「懺悔」,才能夠長養種種善根,增進覺知飽滿的條件;「懺悔」能淨除業障,與空相應,畢竟清淨。所謂淨除業障,也就是身心靈的整體療癒。

 隨著佛教的精神發展,「懺悔」的儀式化,在漢藏佛教體系得到了充分的發展。中國大乘佛教早自東晉道安(312-385A.D.)創制《僧尼軌範》,便正式規定寺院僧尼應有早晚功課,而且把「懺悔」訂為日課的內容,其後經過了六百年,漢傳佛教進一步把懺悔「儀式化」,大乘各宗更是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懺儀」。因為多數的「懺儀」都是在儀式中把諷誦經典當成核心的部份,所以「懺儀」在漢地通稱為「經懺」。

 「經懺」是漢傳佛教的重大成就,本來是修行上的必修課,不分出家在家,都是如此。但在明清之後,「經懺」逐漸變質,不但古大德所制「經懺」的核心部份(如開示、靜坐、觀空等)被抽離掉了,而且還被扭曲為只是寺院超度往生者的經濟活動。佛教因此被誤解為只是為往生者提供儀式性服務的宗教。寺院裡的出家眾,經常為了「趕赴經懺」而荒廢了自己的修行。其實「經懺」本身就是「修行」,怎麼會為了「經懺」卻荒廢了「修行」呢?答案很簡單,動機不純,有口無心,當然與修行不相干。一般人的印象,總認為民國以後的太虛大師是反對「經懺」的,筆者以為不然。筆者以為,太虛大師反對的是「趕經懺」,而不是「經懺」本身。如果因為反對「趕經懺」,就連帶地也反對了「經懺」在修行上的重要功能,那就是矯枉過正了。

 漢傳佛教不同宗派的「經懺」儀軌,普遍都可以看到幾個共同的特色:1) 懺儀與修持生活的充分結合;2) 以拜佛、念佛、坐禪、放生等方式助成懺悔;3) 法本統一而明確;4) 儀式的多樣性與包容性;5) 顯密融合而兼用;6) 與社會慈善事業相結合。

 漢傳佛教「經懺」的文學性、深刻性與多樣性,實際上是漢傳佛教在漢地廣大流行的重要推力。對於漢傳佛教的「經懺」,筆者以為,不但不應該去消滅它,反而應該好好地提倡它。所謂「提倡經懺」,當然不是鼓勵「趕經懺」,而是如實理解「經懺」的核心元素,使它重新還原為「修行」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