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國時期墓葬現陜西

 二0一七年至二0一八年,陜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陜西西咸新區空港新城雷家村發掘了一處十六國時期墓地。這是陜西咸陽原上首次發現集中分佈的十六國時期墓葬、祭祀遺跡和穀物遺存。

 該墓地地處咸陽北原三級台階地,為古代墓葬密集分佈區。十六國(304年-439年)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咸陽地區先後被前趙、後趙、前秦、後秦、大夏等政權統治,其中有三個朝代定都長安。作為京畿之地,咸陽原成為重要墓葬區。

 據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劉呆運介紹,該墓地共有十二座墓葬,分南北兩排,每排六座,墓葬均坐北向南,由墓道、封門、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組成。部分墓葬前室角落放有石塊,石塊均安置在一個特意製作的小坑內。另外,部分人骨的足部壓有方磚。這些現象在之前發掘的十六國墓葬中未曾出現過。

 墓地隨葬品以陶器為主,也有少量的銅器、鐵器。陶器包括武士俑,男女侍仆俑,出行的鞍馬、牛車等,庖廚明器井、倉、灶、磨、碓等,日用的陶罐、連枝燈等,動物模型豬、狗、雞等。銅器主要有斗、盆、鏡、印章、簪、釵、鐲、鈴和銅飾件等。鐵器有鏡、削、刀、棺釘等。銅錢幣有五銖、貨泉、布泉、豐貨等。

 此外,考古人員還首次在十六國時期墓葬中發現祭祀遺跡和穀物遺存。在M8前室後部,發現堆放在一起的五隻幼豬頭骨。在M10前室中心,堆放三隻幼豬的頭骨,頭骨下放置一石塊,石塊下修整出一方坑,坑內放有大量黍,已風化成輕薄的白殼。◇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