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田小憩)前人種樹    邱文

 趁新春假期,嘗試穿梭大灣區三地,一天之內,從澳門出發,走訪香港購物、吃飯,然後到了珠海前往中山三鄉,憑藉港珠澳大橋飛渡,看看交通配合,也看看當代世紀工程建設,作為節假一項娛樂。

 行行走走,停停看看,正是百般滋味在心頭;現代化跨境交通,將過去一水相隔的珠江口東、西兩岸城市聯繫起來,成為一小時生活圈,促使人流便捷流動,是硬件基建的進步;而今天粵港澳得益於國家發展紅利,從四十年改革開放進程中,打破一個又一個障礙,促使國人提升生活質素,能夠處於同一經濟區域,拉近品質,更是教人雀躍的進步。

 這些現代化聯繫,不是必然;設若經歷過國家改革開放前後的時代,豈無一份翻天覆地感觸!今天看似正常、必然的形態,在四十年以前,許是天方夜譚。以港珠澳大橋為例,過去從澳門乘大船赴港,至少呆在船艙四個小時;豪華級別的飛翼船、水翼船,也需耗上一個小時航程,怎能預料經過四十年發展,可憑大橋互通?

 能夠從這種演變,檢視時代發展,看看區域交往互通,大灣區生活圈確實在大橋通車以後構建成為現實,且相信,隨著珠江口東西兩岸跨境基建不斷營造,只會更方便人流、物流相互流動流通。

 當認知這種發展趨勢,當人們能夠衝破各種交往的硬件、軟件藩籬,相信,是大家攜手共建福祉的最佳寫照,更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從實幹中做出成績的上佳答卷,體現國人憑自身努力,化解了不少危機和挑戰,為著理想中的幸福,一步一腳印前行。

 這份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正展現國人一代代努力向上,為後世作出點點滴滴貢獻,終匯聚成重大變遷的推動力,令到澳門在區域內,也是一個建設者,更是得益者。俗語說「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今天能夠在一小時生活圈中穿梭粵港澳大灣區,何嘗不是我們在前人的汗水、基礎上,享受福祉,與此同時,也為後世添磚加瓦,增進一代代的幸福感和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