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路心語)語文課之圖說 思正

 前不久去聽同事的課,四面黑板,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板書,圖文並茂,令人眼前一亮。授課篇目是蒲松齡的《狼》,有的學生為了增添新意,特意用簡筆畫勾了一個屠夫執刀的圖,也有畫了左手揮刀的叮噹貓,而腳下的造型似一隻小犬,頭上還蹦出一句「R.I.P.」。

 課後,我再仔細地看圖,對「R.I.P.」這字感到不解,於是上網一查,才知那是英文「Rest In Peace」的縮寫,意為「安息吧」,多用於社交網絡,以表達自己的憑弔、緬懷之情。看來,我是有點落伍了。這幅圖讓我無意中學到了一句英文縮寫,不過在課堂上,一幅圖的用處也似乎僅止於此。誠然,若是課堂時間充分,為了活躍氣氛,有時用三兩筆勾勒一下配圖也是無可厚非。只是有些時候,勾勒出來的圖卻淪為了可有可無的點綴,那我倒覺得不如不畫。畢竟,語文課還是要回到語言本身。

 於是,我不由得想起了王君老師上《狼》時的一個巧妙設計。她繪製了兩幅《殺狼圖》,圖中有多處與情節不符,然後讓學生觀察後指出來,並要在原文中找到依據。學生很聰明,很快就發現了,圖中的狼不應該趴在地上,而應該像狗一樣坐在地上,於是理解了「其一犬坐於前」之意。又有學生發現狼的眼睛不應該是睜開的,而應該是閉上才對,於是理解了「目似瞑」之意。之後,又有學生發現,刀的位置不應該劈在狼頸子上,而應該是劈在狼頭上,於是理解了「以刀劈狼首」之意。總之,一幅圖就這樣被充分利用起來,學生立足文本進行剖析,課堂也變得盎然有趣了。

 在語文課上,我也曾經將圖畫引進來,無非是讓學生立足文本,發揮想像力,然後將抽象的語言轉化為具象的圖畫。譬如上《登樓賦》時,我讓學生小組合作,就第一段畫一幅地理形勢圖。學生只有讀懂這篇艱深的文字,才能想像出具體的地理形勢,從而進一步體會其思鄉情懷。又如在上《歸園田居》時,我也試過讓學生讀詩之後,勾勒陶淵明所描繪的鄉村圖景,目的在於幫助學生理解詩的意境。對於詩詞古文,學生往往是不感興趣的,若是能以畫圖為手段,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我認為這是可取之法。

 不過偶爾聽課,還是發現,有的老師按小組分配了問答題的任務,有的學生覺得文字表述還嫌不夠,還要用工筆畫繪圖,頗費精力。其中,有畫人物圖的,連頭飾、服飾也精雕細琢;有畫風景圖的,連花草樹木也要精描細摹......然而,在展示時,學生大多以文字表達想法,至於插圖,那不過是裝點門面而已,老師最多就在口頭上點一下贊,然後過了。在我看來,繪圖應該是為了解讀文本而畫,而不是為了追求形式而畫。不然,這與塗鴉又有何異?以前學生喜歡在課本上的插圖塗鴉,如給課本中的人物插圖添上兩撇鬍鬚,戴上一副眼鏡,這無非是自我娛樂而已。

 學生對繪圖的注重,也折射出老師對繪圖的默許,畢竟繪圖可以增加看點,何樂而不為呢?也有老師讓學生在課後根據文本畫一幅圖,學生好不容易畫出來了,可只是在課上展示一下而已,這未免大材小用了。此外,從課件的製作也可看出老師對配圖的態度。嘗見個別老師上課,喜歡在課件上堆疊圖片,或者加點動畫,無非是想吊一下學生的胃口,可是圖片並不符合文本所描述的情景,這無形中就破壞了學生對文本的想像,吃力而不討好。在我看來,這些都是華而不實的做法,到頭來還不如根據文本畫結構圖,雖然呈現的是骨架,但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也就立起來了。

 總之,所有的圖,無論是課本的,黑板的,還是課件的,若不能為文本解讀所用,那就不如不用。近年偶爾會聽澳門老師的課,他們的課件都做得很簡樸,背景甚至也是純白色,但所呈現的內容卻是十足的乾貨。由此可見,在語文課中,應以文字內容為本,圖畫形式為末,切不可為了噱頭而捨本逐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