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檔案室)樹立樂觀生活態度   孫立立

據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網絡發表》的〈二零一八全球快樂報告〉,頭五位分別是芬蘭、挪威、丹麥、冰島與瑞士等北歐國家,香港排第七十六,比二零一七年跌了五位。其實,一個人生活得是否開心?其原因各不相同。

根據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網絡」(SDSN)發表的《全球快樂報告》,排頭十名快樂的國家大多是北歐國家,丹麥多年來名列三甲位置。難怪丹麥人經常自稱為「全世界最快樂的人」,丹麥國家社會福利完善,有免費教育;政府保障人民工作和生活;他們的住宅內,擁有美麗的家居和設計品、擁有美食時光,喜歡在家中點蠟燭、品嚐熱咖啡、肉桂包等美食……首都哥本哈根有全球最佳食府Noma、環保單車徑、具有玩味的建築地標,還有一家專門研究快樂的獨立單位Happiness Research Institute(簡稱:HRI),過去四年來,一些記者透過訪問和社會科學採訪方式,為政府、城市、商業機構合作,將研究結果編撰成書籍出版發表。

放眼了解丹麥式的《快樂研究》,記者向哥本哈根藝術學院的設計研究學者提起「幸福論」,丹麥人認為雖然一些人懂得快樂,與此同時也有頗高的自殺率。人們尋找快樂,是一個歷久不衰的命題,不同年代的哲學家、心理學家、文化人和作家都曾嘗試過,那麼,這次與以往有甚麼不同呢?

因為快樂的成因、種類的背後有許多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因素。

不同城市、文化背景的人,對於快樂都有不同的定義,有的人視婚姻、建立家庭為幸福目標;人們發現在日本、南韓和香港,選擇不結婚、不生子女的人也可以生活得很自在,然而,當我們問:「當你失戀或生活不愉快時,身邊有沒有一個人(The One)互相分享或分憂呢?」收集回來的答案,竟然是大部分人都說:沒有。這些參加者並不全是單身人士,而是中產階級、收入穩定、有家庭、孩子、 合得來的同事等成功人士。可見快樂的關鍵,不是外在條件,而是人際關係。但在發展健全的亞洲城市,要找到一個能夠信任的人,難度似乎很高,導致孤獨和憂愁是快樂指數低微的最大原因。

朋友李某擁有二十多年社會研究經驗,她綜合過去在海外、香港的跨時代創意教育工作經驗,對於快樂與社會人際關係,有以下看法:「香港人對於敏感的話題,大多數人會避而遠之,他們不會在公開場合討論年老及性的問題;我的南美洲設計師朋友,曾來港與我一起做工作坊,她發現香港人見面時不如歐洲、南美洲的人去擁抱對方,這是亞州城市人際關係疏離的原因嗎?因為人們在日常社交場合,會避免身體接觸,即使親生姊妹也不一定會攬頭攬頸。」為此,南美熱情的文化有助於建立彼此關係,丹麥人雖不是天性熱情的族群。據說丹麥人也沒有擁抱習慣,也不擁抱家人;成年之後,也極少擁抱母親。不過,人們會有親密的朋友,是可以暢談心事的。這種社交關係對於社會精神健康有莫大的重要性。」

因此,人生活得是否快樂主要是本人對於生活的看法以及自幼受家庭、學校、社會環境培養的抗挫力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