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規錄)貼地一點的資訊科技 蒙特

 筆者自己本身任教數學科,在高中的數學科中有兩個十分抽象的學科,立體幾何和解析幾何,普遍學生學這門科目時都十分吃力。怎樣才能教好幾何,這都是高中數學老師的重要課題。而學習幾何的其中一個最困難的地方,就是對圖形變換和空間的理解。由於這兩個部分用手畫的形式大多都比較難理解,於是很多老師就會採用各種各樣的資訊科技工具,幫忙學生理解抽象的圖形問題。

 首先,筆者相當認同利用資訊科技結合教學,因為能使學生透過視覺真正理解幾何圖形的變換,相比傳統的教學視覺刺激效果更佳;另外,結合資訊科技,可以找到非常適合教學的演示,同時又保持講課時的邏輯性;另外,有了美麗的圖形變換動畫,老師不再需要費時和不討好地在黑板上作圖,大大提高教課的效率,同時亦把抽象的內容變得更直觀,對教育質量的提升有促進的作用。若學校的條件能配合的話,每位學生都可以與軟件互動,大大增加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

 但資訊科技課總有一個問題是,使用此課件雖能提高堂上的教學品質,但老師需用大量時間來制作課件,對老師的工作帶來負擔。筆者認為這個還不是最大問題,最大問題是辛辛苦苦做好的一個課件,只能用一節課,而且技術含量太高,結果就是只有做課件的老師和個別技術不錯的老師能用得上,這無疑是資源的浪費,也無法把資訊科技推廣到所有老師。因此,筆者最近構思的課件,都堅持兩個原則:既能讓老師都容易上手,同時這個課件還等同一個工具,可以使用一個單元,甚至可以用上幾個內容。所以這就需要從課件的設計入手,例如從輸入方程函數等,改為用點選;又或者加入拍題的功能等,這樣就能做到大部分老師都可以輕易上手,從而令老師不再抗拒利用資訊科技進行教學。

 利用了資訊科技,老師可以讓學生更多的參與,甚至參與製作,課堂亦能變得生動,有助改變學生固有的「數學很悶」的思想,讓數學也變得受學生所歡迎。以及更好地符合「以學生為中心」的現代教育理念!當然,回歸主題,關鍵點還是不要「太離地」,大家都無法上手的話,再好的課件也只是得物無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