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鈕雕第一人」 廖德良的壽山石緣

 「台灣鈕雕第一人」廖德良的工作室位於台北西門町開封街一棟舊樓裡,牆上掛滿了書畫名家贈與他的字畫,架子上擺了不少供學生學習的印石鈕雕初胚。窗邊的長條形工作台上,廖德良正指導三個學生雕刻印鈕。

 去年六月,在業內被稱作「廖一刀」的廖德良被福建省文化廳確定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壽山石雕傳承人,成為首位獲評福建省非遺傳承人的台灣同胞;在這之前,他已被台北市文化局審定為「無形文化資產傳統藝術保存者」。

 所謂印鈕,是指印章上部的裝飾。台灣不產印章石,自然沒有印鈕雕刻的傳統。廖德良與鈕雕的緣分,從與福州印石世家「青芝田」後人陳可駱相遇開始。

 因緣際會接觸鈕雕

 廖德良祖籍安溪,一九四五年出生於台灣新店。十四歲起在台跟隨福州師傅學習木雕,十七歲就當了師傅。與陳可駱相遇那年,廖德良剛剛二十歲。

 陳可駱來自著名印章石─壽山石的產地福州。上世紀五十年代,陳可駱因兩岸對峙滯留馬祖。幾年後,他帶著一批壽山石輾轉移居台北。一九六四年,陳可駱得知一批從韓國運來台灣做耐火磚材料的葉臘石與壽山石石性相近,順利購買了一批,輾轉找到廖德良幫忙雕刻印鈕。

 壽山石雕分東門、西門兩個流派。廖德良說,雖然陳可駱不從事雕刻,但他對壽山石及西門派風格很了解,經他點撥,加上自己木雕的底子,很快就上手了。後來廖德良又有機會與來台的東門派元老林元珠的嫡孫林天泉相識,得以借鑒東門派雕刻技法,融會貫通。

 「我傾向於西門派,概括起來就是『圓拙』二字。西門派重寫意,難也在寫意。」廖德良說。

 探訪壽山了卻心願

 上世紀七十年代後期,大陸的巴林石、壽山石開始批量進入台灣。「我最喜歡雕刻壽山石。壽山石文化底蘊深,質感好,品種多。」

 與壽山石朝夕相處,廖德良心中一個願望也越來越強烈─到壽山石的產地探訪。一九八七年上半年,他通過香港輾轉來到福州,在朋友帶領下迫不及待直奔福州北郊的壽山鄉。

 當他踏上壽山村孕育出田黃石的那一小片田地,眺望出產壽山石的一座座山峰,激動的心情難以言表。此後,他造訪壽山二三十次,訪石農,探礦洞,對壽山石品種、特性的了解愈加深入。

 廖德良到福州另一個重要行程是看望一九八三年返回福州定居的陳可駱。陳可駱請厨師在家裡辦了兩桌酒歡迎他,離別時難分難捨。「陳老與我父親同歲,我們的關係情同父子,亦師亦友。」廖德良說。

 淡泊名利扶持晚輩

 廖德良告訴中新社記者,如今他已經較少接單雕刻,主要精力用在帶學生上。「既然兩岸都認可我是印鈕雕刻的傳承人,我就要盡到責任。」

 近十年來,在政府資金的支持下,廖德良陸續收了一些學生免費跟他學習,目前還在學的有五六個,大都是藝術院校畢業生。黃心音曾在台灣藝術大學學習古跡修復,現已在廖德良工作室學習七八年,「主要是興趣,蠻享受雕刻的過程。」談及為何能耐住心性學習一般年輕人看來枯燥的雕刻,黃心音說,也是因為欽佩老師淡泊名利、扶持晚輩的品德。

 對於現今不少雕刻師大量藉助雕刻機的做法,廖德良不以為然。他堅持除鑽孔外,其餘雕刻流程均用刻刀完成。「書法要練筆,雕刻自然要練刀。過多藉助機器的作品缺靈性,不耐看。」他看重印鈕的文化內涵和把玩性,「好的印鈕一定是讓人看了很想摸的。」

 廖德良工作室的牆上掛著一幅《壽山清遠》圖,這是他二00五年請畫家朋友按實景照片繪製的福州壽山村一帶的風貌。「右邊這座山出產高山石,遠處這個山頭出杜陵石,田黃就在山腳下這個地方……」

 廖德良說,台灣的篆刻和鈕雕藝術源自大陸,兩岸要加強交流才能傳承好。他近幾次去大陸走訪都帶學生們一起去。「鈕雕藝術在台灣一定會傳承下去,我有信心。」(中新社 畢永光 路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