仍是個值得思考問題

 經濟局昨日公佈「五一」假期本澳商戶景氣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對本地飲食及零售業經營總體有刺激作用,人流及營業額相對平日有所增加。筆者認為從數字上來看是可喜的,不過,如何能在人流增加的情況下,使到普遍受惠仍然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人流增幅較大區份包括氹仔官也街、大三巴、白馬行及議事亭前地、路氹度假購物中心、荷蘭園區、南灣及新馬路;營業額增幅較大的行業包括服裝及鞋類、化妝品和珠寶及鐘錶等。這完全在人們意料之中,換言之,當局的分流措施並未產生明顯的作用。於是,本澳旅客增加,上述地區便越來越擠擁,在周末下午,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大西洋銀行前的南灣街街中的安全島經常站滿等候橫過馬路的人。在此情況下,難免有人會不守規則橫過馬路,這不是一個好現象,而且中區出現這種情況的,不止這一處。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珠海新一輪城市規劃修編,又將著眼於澳門城市發展,產業發展的需要。因此,可以樂觀地預測,澳門離成為世界旅遊中心的目的會越來越近,至於「休閒」,則要打個問號了。

 服裝、鞋類和化妝品的營業額增幅較大很合理,皆因過去這些商品的顧客絕大部份是內地旅客,而最近,筆者看到連韓國旅客和西方國家旅客也成為顧客。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為甚麼這些旺區竟有百分之十五的商戶表示營業額減少?雖然「旺丁不旺財」是一些商戶東主的口頭禪,未必是真的。不過,有百分之十五表示減少,即使打個折也不算少了。如果能使到各行各業普遍受惠,仍是值得當局思考的問題。◇

 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