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寫真

 他們在鹽化地帶種樹

 「這裡應該算是(地層下陷)嚴重的地區。地平面低於海平面將近兩米了,海水整個從地下、從各個土地缺口倒灌進來,雖然看起來是陸地,事實上是泡在海水裡面。」

 站上台灣西部海岸中段的雲林縣台西鄉海園觀光區海堤,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種樹專案總監程禮怡比劃著堤內堤外的高度差、十二公頃人工濕地範圍,臉上有曬傷的痕跡,語氣、眼神滿是平和。

 回憶四年前第一次接指令來到這裡,她仍記得踏上白色鹽份附著的鬆軟土壤,當時都快哭了。有著環境教育的專業背景、參與種樹造林多年,她當然一眼看出,在這鹽化的土壤上,種幾棵樹都難,培育一整片樹林根本是難以想像。

 但慈心基金會決心投入這項工作,台西海園的情形已經是今日台灣必須面對的重要課題。中央山脈以東,台灣中南部多個農漁業縣市長年面臨嚴重的地層下陷。漁民在陸地進行魚塘養殖,需要一部份海水一部份淡水,地表淡水不足時就抽取地下水。程禮怡說,雲林縣還沒有大型水庫,民生、農業用水也都要用水,過度抽取造成當地更為突出的下陷問題。

 台當局「經濟部」水利署參與其中的「地層下陷防治資訊網」資料顯示,二0一七年度雲林地區最大下陷速率為每年六點七厘米,顯著下陷面積三百六十六點二平方公里,下陷速率超過每年三厘米的主要鄉鎮有九個,其中包含台西鄉。

 慈心基金會認為海岸造林有防風、固沙、抵擋海潮侵襲等多種功效。程禮怡與工作團隊二0一六年進駐,在生態工法專家張文賢指導下,她們挖出一個四公頃面積的人工生態池,沙土用於墊高種樹地點;慢慢地,倒灌的海水不能進入生態池,蓄接的雨水下滲,生態池及附近土層鹽分逐漸稀釋。台中逢甲大學的地層下陷團隊評估:十二公頃人工濕地是海園唯一提供淡水地表及地下水的來源,讓地層下陷有所緩解。

 鹽份稀釋,則讓種樹難度逐漸降低。程禮怡說,樹種起來之後,本身可涵養水源,也為這裡帶來淡水。四年來,最初種植的第一代木麻黃已長到四五米高,林下有更多種類的第二代本地原生植物正茂盛地生長。

 三十來歲的劉建福是雲林本地人,四年前跟隨種樹項目進入海園,擔任雲嘉(雲林、嘉義地區)專員。他說,從外地、從純粹消耗資源的工作回到家鄉,考慮的是做些甚麼來回饋土地。

 工作之初也充滿挫折,劉說,種下的樹木不是每棵都活,但能用這幾年時間把樹種起來,算是順利了。他和工作夥伴熟練地在濕地內剩餘不多的空地上挖開泥沙,補種兩顆新苗,套上基金會和仁舟社會企業研發的「水寶盆」。這個形如大元寶、以回收紙漿製作的涵水容器,已將鹽化地帶樹苗成活率提高到可觀的九成。

 「水寶盆」是數年來海岸種樹經驗的重要成果,劉建福說,盆體可貯存雨水或接收人工補水,導水繩利用毛細原理將水引至樹苗根部,一年後功成身退時會自然分解,不造成環境負擔。

 認養海園種樹項目四年有成,慈心基金會與雲林縣政府續簽四年。程禮怡說,這些年,提供資金支持的許多企業將這裡當作員工參與生態保育的課堂,參與種樹,還順帶到一堤之隔的海岸邊撿拾垃圾。

 一步步地,「種樹護海岸,大家一起來」的觀念得到越來越多人認同,程禮怡的工作也受到肯定。二0一八年台灣公益傳播基金會和公共電視首次推出的台灣義行獎,她被台行政當局林務局推薦,成為六位義行獎得主之一。主辦方稱,程是海岸線綠色守護者、推動環境永續的典範。

 海岸造林,如今在全台東西南北十餘個縣市擴展開來,從最初的四公頃到如今超過八十五公頃,專案覆蓋地點已逾十五個。

 慈心種樹專案能做得成,程禮怡認為是匯集了各方資源來共同推動。基金會承擔起資源整合規劃、種樹執行的工作,接洽官方林業試驗所等專業機構,邀請專家指導,並取得苗圃企業及各方面企業公益讚助。

 二0一五年至二0一八年,慈心基金會已在那麼多困難的地點完成種樹達卅一萬多棵。如今有更大企圖心,比如繞台灣一圈、把海岸林補回來,以面對地球暖化以及可能引發的可怕災難。

 「一些好的事情呢,其實是要堅持,後面才會慢慢發現那個甜美的成果。」程禮怡說。(中新社記者 劉舒淩 歐陽開宇)◇

◎ 左側為十二公頃治理後的人工濕地,右側為未治理的鹽化土地。(中新社劉舒淩 攝)

 

 

 

 這裡有媽祖三百年不墜的香火

 登上媽祖文化大樓,眼前的朝天宮就是雲林縣北港鎮的中樞,閩南式宗教建築和環形道路如迷你田徑場,民房、道路似觀眾席向四方延展,宮口街商舖林立,進香人往來不息。

 朝天宮文化組長紀仁智告訴近期來此訪問的中新社記者,早在光緒年間,這個台灣中部的農業小鎮就有聯繫金門、廈門、安平(台南)的商船航路。一八九四年從福建到雲林任儒學訓導的倪讚元在其《雲林縣採訪册》中描述,(北港)百物駢集,六時成市,貿易之盛,為雲邑冠,俗人呼為「小台灣」。

 就在倪來到雲林的二百年前(一六九四年),臨濟宗樹壁禪師從湄洲島請了一尊媽祖來到北港,六年後蓋起一座廟,即朝天宮的前身。

 三百年滄海桑田,從朝天宮前方流過的北港溪,泥沙囤積,港口往台灣海峽方向移動,此間港埠地位被彰化鹿港取代;一九四五年台灣光復,此地居民曾有心重建閩台貿易網,又隨時局巨變而告中斷。

 如今的北港沒落了,紀仁智說,沒有大工廠大企業,年輕人自然向外移動;他小時候北港還有六萬人口,現在剩四萬,多是老人和小孩。

 不過,不論商業活動、青壯居民是聚是散,北港作為全台一大媽祖信仰中心的位置不曾改變。任職朝天宮超過廿六年,熱心文史的紀仁智整理、收集了許多文物資料,有一八四六年北部新竹地區團體前來敬香的記載,說明「道光年間,北港的媽祖信仰已經傳到北部」。

 還有一九二九年(日據時代)台北總督府交通局鐵道處出版的官方地圖。他說,出版方在北港畫一個媽祖廟,是整張地圖唯一一個廟宇,佐證當時朝天宮被日本人稱為「媽祖總本山(本山,有大本營或根據地的意涵)」。

 朝天宮董事長蔡咏鍀告訴記者,或許是因為朝天宮早期就設有聖父母殿(即奉祀媽祖的父母親),或許是因為香火鼎盛、備受推崇,信徒希望把此間的香火帶回去。如今,從朝天宮「分靈」或「分香」供奉的媽姐廟遍佈全台,更伴隨台灣信徒的腳步,落腳於東南亞、日本、韓國、法國、澳大利亞乃至大陸諸多城市。

 三百年間香火不墜,與本地信徒傳承媽祖文化的方式有關。

 紀仁智說,資源貧乏的年代,朝天宮就興辦媽祖醫院,全台各地貧困民眾都可申請急難救助,符合條件就免費幫扶。

 全台唯有朝天宮至今仍在打造特殊的「移動劇場」,即北港鄰里一同參與的藝閣遊行,每部花車是一個典故,小朋友「上陣」扮媽祖、扮《三國演義》《封神榜》裡的人物,演繹傳統。

 朝天宮還是全台開放時間最長的宮廟之一,除夕到媽祖誕辰(農曆三月二十三)將近三個月時間裡,它廿四小時開放。海內外香客求神問卜是絡繹於途,問健康、問家庭,問農作物的種植時間。

 今年四月,台當局領導人首次徒步「隨香」數公里,前往北港迎苗栗縣白沙屯媽祖「回娘家」進香,引發各界關注、討論。此外,還有鴻海集團前董事長郭台銘以「媽祖託夢」的名義參與選舉等新聞事件發生。

 在紀仁智看來,政治人物想要跟媽祖沾上邊,既是增加曝光率,也是希望捉住信徒的心。但他比較不喜歡這種被利用的情況。

 「我一直說我們有使命感、責任感,要讓信徒有一種心情上的轉變,恢復到以前那種淳樸的生活。」在他看來,朝天宮的職責是教化信眾,尤其現代人為「利」字一直在變。

 媽祖香火,是朝天宮與小鎮聯繫外部世界的橋。受訪時剛從中國大陸交流十餘天回來,蔡咏鍀說,朝天宮也是參與兩岸交流最早、最廣的媽祖廟之一,這些年廟方默默辦了很多民間活動,比如本地奪得全台賽事冠軍的小學排球隊有機會到天津參加交流友誼賽,今年還去了上海。「藉著宗教文化,把運動、書法等活動融合在一起。」

 供奉媽祖的地方都有中華民族血脈,一種思鄉的心情連結著世界各地。蔡說,朝天宮成立了一個寰宇媽祖文化交流協會,今年九月將請台灣五六十間媽祖宮廟到廈門閩南朝天宮、莆田湄洲祖廟去祈福。他說,兩岸關係不會斷,就是因為根都在那邊。(中新社記者 劉舒淩 歐陽開宇)◇

 

 

 

 

 三世裁作衣春秋

 「有一天我希望將它帶回上海霞飛路。」指著橱窗下的一把德製黑色裁縫剪刀,六十八歲的許金地如是告訴記者。

 台北博愛路九十號是一家名為「湯姆西服」的裁縫店。那把剪刀從裁縫店在上海霞飛路的創店時期,就伴隨著許家人,為無數政商名人美化衣裝,至今有一百多年歷史。

 湯姆西服傳至許金地這一輩,已歷三世。面對日前到訪的中新社記者,從剪刀說起,許金地將這座百年老店的傳奇歷史娓娓道來。

 上世紀初,五位裁縫師傅在上海霞飛路上開店做長袍馬褂,當時那裡是法租界,不少追求洋氣時尚的上海人脫下長袍馬褂,穿起西裝,中式服裝店生意每況愈下。裁縫師傅們便努力轉型,在一九一六年成立湯姆西服店,許金地的祖父就是其中一位創始人。

 關於店名「湯姆」的由來,第一代的創業者認為,既然要做洋服,就要配洋名。當時店舖隔壁住著一位名叫湯姆的洋人,他們索性就拿鄰居湯姆的名字作了店名。「湯姆」由此開啟百年歷史。

 許金地說,店名的由來也許是誤打誤撞,但是湯姆西服的口碑是長期穩扎穩打、慢慢積累起來的。那時,師傅們從沒做過洋服,他們買來現成的西服,拆開來反覆研究琢磨,好在有扎實的裁縫功底,學起來很快。

 「裁縫師傅們一開始就注重裁剪合乎東方人身材,做工精巧細膩,加上再結合中國傳統的刺綉手藝,很快就在霞飛路華人圈站穩腳跟,打出影響。」許金地說。

 一九二七年,蔣介石與宋美齡在上海舉行婚禮,當天蔣介石穿的禮服就出自湯姆西服之手。一時間,包括杜月笙、宋子文等上海灘名人,紛紛成為湯姆西服的座上客。一九四七年,湯姆西服店搬遷來台,憑藉良好的口碑、專業和積累的人脈,數十年間,幾乎壟斷台灣政商高層人士的西服定製,曾為蔣經國、馬英九、王永慶、張忠謀等量體裁衣。

 「量產的西裝多半祗能顧及尺寸大小,至於西裝的身長及體型無法面面俱到。我會依照不同人性格與特質,打造屬於他自己風格的西服。」許金地說。

 每製作一件西服,許金地都需要和客人見三次,第一次量身,第二次調整,第三次成衣。量、裁、縫各個環節上「針針計較」。「一定要堅持精工巧制的傳統流程。」他說,傳統工法講究「十六字要訣」,即「平、服、順、直、圓、登、挺、滿、薄、松、勻、軟、活、輕、窩、戤」,打造一件西服有上百道工序,需要九十個小時。

 儘管已有數十年裁縫經驗,許金地仍將每一件西服都視為「新的挑戰」。許金地說,每個客人的身材、品味、喜好都不同,每一件都要對得起百年老店的信譽和名聲。

 許金地向記者展示一張老照片,那是上世紀中後期博愛路的熱鬧場景,依稀可見「湯姆西服」的招牌。

 許金地說,隨著時光變遷,這些年,博愛路已少見當時的熱鬧場景,相比之下,店裡多了不少大陸的客人,每有大陸顧客上門,都會熱情接待,「兩岸一家親嘛」。

 對於未來,許金地有兩個願景,一是許家裁縫手藝能世世代代傳下去,續作衣上春秋;二是將店開回大陸,回到事業開始的地方——上海霞飛路。

 許金地的裁縫店曾來過兩位特殊的顧客,一位是曾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的陳雲林,另一位是已故的海峽交流基金會原董事長江丙坤,他們在某次「陳江會」前後請許金地製作西服,並為門店題字。

 「他們雖然不是同時來店裡,但我把他們的題字並排放在一起,因為那具有特殊意義。」許金地說。(中新社記者歐陽開宇 劉舒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