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聞博見)《石頭記》:《紅樓夢》的原名    梅青

古典四大名著之首的《紅樓夢》,又名《石頭記》。《石頭記》倒是這部小說的最初名稱,《辭海》:「《紅樓夢》,原名《石頭記》。」

曹雪芹創作此書的旨意,在於將賈寶玉和一群身分地位不同的少女,放在大觀園的小說世界裏,展示她們的青春生命被毀滅的悲劇,揭露官宦貴族家庭禮法的黑暗。鑒於朝廷將《水滸傳》《西廂記》列入禁書,為使此書得以倖免,作者耍了個障眼法,稱小說所敘述的,是女媧遺留的通靈頑石幻形人世經歷之神話,因而取書名《石頭記》。對此,他在開篇中云:「經歷一番夢幻之後,故將真事隱去,而借『通靈』說此《石頭記》一書也。」

也在開篇裏,曹雪芹繪聲繪色講了《石頭記》由來的傳奇,大意謂:

女媧煉成高大頑石三萬六千五百零一塊,補天時剩了一塊未用,棄於青埂峰下。誰知此石自經鍛煉之後,靈性已通,見眾石俱得補天,獨自己不曾入選,自怨自愧,日夜悲號。

一日來了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坐於大石邊高談闊論,說了些雲山霧海神仙玄幻之事後,話題轉入紅塵中的榮華富貴。此石聽了,不覺打動凡心,央求說:「適聞二位談世間榮耀繁華,心實慕之,望攜帶弟子得入紅塵消受幾年,當永佩洪恩。」二仙終於答應,當下念咒書符,將大石變作了扇墜大小美玉。笑而道:「形體倒也是個靈物,只是無實在的好處,須得再鐫上數字,使人一見便知是個奇物,然後攜你到那詩禮簪纓之族,花柳繁華之地,溫柔富貴之鄉走一遭。」說完袖了美玉飄然而去。

又不知過了幾世幾劫,有空空道人求仙從青埂峰下經過,忽見一塊大石,上面字跡分明,編述歷歷。從頭一看,原來就是被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攜入紅塵的頑石,上面寫盡墮落之鄉、投胎之處,以及家庭瑣事、閨閣閒情、詩詞謎語。後面還有偈語云:無材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係身前身後事,倩誰記去作奇傳?

空空道人曉得此石有些來歷,便道:「石兄這段故事,據你自己說來,有些趣味,故鐫寫在此,意欲聞世傳奇。據我看來,既無朝代紀年可考,又無大賢大忠善政,不過幾個異樣女子,或情或癡,我縱然抄去,也算不得奇書。」石頭答道:「我這石頭所記,不蹈舊轍,只按自己整體情理,反倒新鮮別致。而歷來佳人才子等書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竟不如我半世親睹親聞的這幾個女子,事蹟原委,離合悲歡,興衰際遇,俱是按跡循蹤,不敢稍加穿鑿。所以我這一段故事,也不願世人稱奇道妙喜悅檢讀,只願世人醉餘睡醒之時,或避事消愁之際,把此一玩,不但洗了舊套,換了新目,且省了些壽命筋力。」

空空道人聽如此說,思忖半晌,石頭上記的再檢閱一遍,因見上面大旨不過談情,亦只實錄其事,絕無傷時淫穢之病,方從頭到尾抄寫回來,並題一絕云: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曹雪芹撰寫前八十回過程中,便給此書取名為《石頭記》,《石頭記》先是以手抄本的形式流傳,後來印行的甲戌本(一七五四年)、己卯本(一七五九年)、庚辰本(一七六零年)也都名為《石頭記》。

在作者曹雪芹逝世二十年後的乾隆四十九年(一七八四年),夢覺主人整理出版此書並為之作序,改書名為《紅樓夢》。自後《紅樓夢》便取代了《石頭記》,成為通行的書名。◇

<上月下月>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