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永恆的人生價值 王子健

 筆者聽說國內有個廣播節目「二大媽有話說」。「二大媽」的稱呼是國內北方人對伯母的通俗稱呼。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年輕人因為自己的工作,無暇照顧家中的老人家,便請了保姆住在家裡,照顧在生活方面不能自理的老人。在這個節目上播出了一件令人震驚的事件︰一位保姆乘著給老人家吃藥、打針的機會,將老人害死。這名保姆曾到十個家庭工作,竟然害死了八位老人,又輕而易舉地從最後那位老人家裡獲得了三千元現金。她還大言不慚地說:兒女對於老人的去世都不怎麼悲傷,老人的去世,可以減少那些老人對子女的拖累,再說對於去世的老人來說,也是一種解脫。為甚麼這位保姆犯了法,竟恬不知恥地吹噓自己,就是因為那些老人家在子女年幼時,沒有正確樹立一個人必須有的「孝道」教育與有關孝道的生活習慣。

 古人認為:「孝道」應該貫穿每個人的一生。父母在世時要孝順,亡故後常思念父母的養育恩德,為子女做榜樣,固有「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的訓條。子女出生之後,父母日夜守護,任勞任怨,真心切切,子女懂事後對父母要「晨昏定省」。設身處地,將心比心,體恤父母的用心良苦。「孝」在中華文化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教育的根本亦應要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

 常言道:「世間有兩件事不能等,一是行善,二是行孝。」孔子認為:「孝」就是說一個人的面色有心而發時,對待父母的態度要達到恭順謙卑,身為子女者,不僅僅給父母物質的滿足,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真正的恭順。

 「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源。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一起邪淫念,則生平極不欲為者,皆不難為。」此言出自清朝王永彬著作《圍爐夜話》。

 孔子為傳統的孝道找到了合乎人性的基礎,使「孝」成為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資產。甚至可以說:中華文化就是孝的文化。然而,「孝」在歷史的發展中經過政治化、工具化之後,使它產生異化變質。混淆了「封建的孝」與「人性的孝」,以至於近代反對、揚棄孝道;而不知孝是為仁的根本,是人倫的本源,是萬善的基礎,是自覺自發的行為,是家庭倫理的基礎,推之可以是教育的根源,一切倫理的基石。

 「孝」是人的文化,是人類的共同價值;可以是家庭、社會、國家、世界,乃至萬物和諧的基礎。孝是中華文化的特色之一,常常聽到十古人說,中華文化就是孝的文化,而中華民族必須承擔這份歷史責任。

 進入現代社會,我國社會結構正在轉型,社會老齡化現象對孝道研究提出了新的課題。中國內地推行計劃生育政策,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社會中出現了大量獨生子女的家庭。因為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所以,新型家庭的一對夫婦即要照顧兩對父母,因此傳統觀念規定的某些孝道行為規範,令今天有孝心的獨生子女家庭的子女有時亦難以照辦孝心。

 當前,社會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無論是父母或者子女,其家庭仍然起著安全「港灣」的作用。

 古人所謂的「孝順」:就是多為父母考慮,凡事盡可能順著父母來,孝順就是,尊重父母,多用父母的角度與觀點來看待問題。

 即孝順父母,要從下列各方面來考慮:

 一、「孝」是為人的根本

 「人間百善孝為先」「孝是人道第一步」。孝悌之道是普世永恆人生價值,不論種族,不問信仰,是人人所應遵行的至德要道,是普世永恆之人生價值,喚醒吾輩修道者,修天道須從人道做起。

 在自己方面,自己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精神飽滿地努力工作。夫妻和睦相處,共同教育好孩子,讓父母放心。兒女過得好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安慰。

 二、「孝」是萬善的基礎

 對待父母方面,在保證父母有足夠的物質需要之外,更要多給與老人親情的慰藉。現在的年輕人,競爭激烈,生活壓力大。但是,別忘了要在百忙之中,也應該抽出時間,夫妻帶著孩子常回家看看。陪父母說說話,幫助父母做一些需要幫助做的事情。兩代人思想觀念不同,要理解老人,「順」之意為:順著老人,不跟父母爭吵,不惹父母生氣,讓父母過得開心快樂,就是最好的孝順。父母若是生病,就及時帶父母去醫院就醫,以免貽誤病情。床前耐心伺候。父母健在也是兒女的福分。

 要做到聖人在孝經所講的五種孝,即孔子曰:「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上至天子,下至庶人,都應該以此五種「孝」為根本。

 身為學生者要遵守校規校紀,完成學習任務;子女要孝敬父母;同學要互助、互諒;社會的成員應該維護正義等。

 三、「孝」是人倫的本源

 「孝」是人類與生俱來之天性;是子女對父母應有的行為;是待人處世的根本;孝是立身行道的基石。

 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縱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鬥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今天我們修道便要拿這五種不孝做借鑑。古聖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過能改,善莫大焉。」

 四、「孝」是自覺自發的行為

 筆者認為每個孝的行為均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子女是完全發自內心地實行孝道。若子女是由心出發,他們自會做一些讓父母愉悅的事。例如,有些現代子女花費金錢讓老邁的父母入住老人院,但這並非父母的意願,即使子女的行為是供養父母,但他們只是為了避免生活負擔沉重,非發自內心對父母好,這是否算是「孝」?發自內心地實行孝道,父母必然會感到喜悅,因為「孝道」不是以金錢來衡量。故此,筆者認為「孝」並不難判別,只要是發自內心,且行為是合乎法律、道德的話,就已經是孝。

 今天對孝道的理解和詮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新形勢,幾千年來以家庭為基礎培育起來的、深入到千家萬戶的有關孝道等的傳統觀念,需要從理論到實踐進行再認識。這一課題關係到社會長治久安,更關係到民族的興衰。

 現實生活證明:懂得孝的孩子,知道自己要用功讀書,不令父母擔憂;懂得孝的孩子,會在生活中關心體貼父母,聽從父母的教導;懂得孝的人,會起居有常,不使父母擔心;懂得孝的人,知道在學習或工作中,敬業樂群,以讓父母寬心。

 敬愛父母者,自然會和睦親朋,自然會尊敬老師、上司、同事;敬愛父母者,自然能守法,謹慎做人、忠誠國家……落實孝道,才是把握了教育的根本。反觀我們現行的教育,不論在家庭、學校、社會,都有偏重在知識技能的傳授,而忽視了如何做人的教導。目前社會中,亦有個別的青少年倫理道德存在問題(如殺父弒母等),迷失了人生的正確方向。

 「孝」是人類與生俱來的天性。「孝」是子女對父母應有之行為。「孝」是待人處事的根本。「孝」是立身行道的基石。孝悌之道,乃源於人類之天性,實不分地域、不論種族、不問信仰,是人人所應遵行的至德要道,是普世永恆之人生價值。家長、學校如果不能認真實施「孝道」教育,子女(學生)成人之後,也可能造成對父母、教師生命安全的威脅。

 教就是「孝」的落實。從教字的結構,我們可以體會,蘊含在漢字中古人深邃的以孝為本的人倫教育,是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根本出路,也是每一位家長及教育工作者神聖的責任。「孝道」是古代社會歷史的產物,現代人不應該把「孝道」看作是古代聖人想出來專門限制家庭子女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