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觀者言)澳門陌路人 承鈺

 猶記得去年十二月初澳門國際電影展閉幕電影《麥路人》在澳門首映,當時我只帶着無限的疲憊,趕着在晚飯後飛電單車衝去看,不設劃位的文化中心小劇院,由於我是單拖到場,要找一個座位不難,但要找一個「靚位」也是有難度的。坐在通道旁邊,勉強算得上好位置,亦萬料不到之後會有郭富城、楊千嬅、鮑喜靜等明星在身邊路過,套用王家衛的電影經典對白,那就是:「我們之間的距離只有零點零一公分,兩個小時之後,我泣不成聲。」

 在二零一九年底看電影《麥路人》,與二零二零年再看應該會有很大的分別。當時我就在想若有機會正式公映,我都應該再看一遍,我不知道其他人對看悲劇的感覺是怎樣,以前我問過前輩,到底怎樣劃分悲劇和喜劇?他的回答是,假如結局是悲慘,不能解決問題,那便是悲劇;反之便是喜劇。於是電影《麥路人》在我心目中的定位,就是一部最後可以有若干改善的「喜劇」,哪怕我的確會被感動得哭了出來。

 二零二零年因為新冠肺炎,聞說不少麥當奴都不再二十四小時營業,那一刻我會想到在香港不同的「麥路人」,他們到底何去何從?正如電影中的角色人物那樣,他們總是因為不同的理由,迫不得已才會將麥當奴當作自己的家,讓他們有一個落腳點,一個歇息地。在我心中難免會將香港情況和澳門作一比對,曾幾何時澳門賭業興旺時,賭場有大沙發讓人安坐、有免費的瓶裝水、三文治、小食、咖啡和奶茶讓賭客,又或者一些「有心人」免費享用,退而求次,也有過些特價的餐飲,可能二十元一份碟頭飯,成為賭徒以及更多失意人的安全網。「衣食足而後知榮辱」,保障了人們不會捱餓,他們作奸犯科的理由和機會亦會減少,人們最基本的需要就是兩餐一宿,《麥路人》中的二十四小時餐廳勉強可以滿足他們,亦成為凝聚他們的一個地方;反而我覺得在澳門,總欠缺一個讓大家可以凝聚的地點,各家自掃門前雪,也許將是另一個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