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東講西)抗疫一針 明俐

新年過後最值得慶賀及欣喜的,在我個人而言,或者是多個國家和地方都陸續收到新冠疫苗,並開始為市民接種。基本上疫苗的組合是那幾家,用的是不同的生產配方,有不同的效力,當然亦有相應的副作用。

疫苗不是今時今日才有的產物,唯一最大的不同是今次疫苗推出的時間相當急切,從研發、實驗到測試的時間亦相對地短,廣東人說「事急馬行田」,事發突然,為了平伏今次新冠肺炎帶來的影響以及阻止病毒繼續擴散甚至變種,幾家疫苗公司亦唯有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力而為,首先從出發點方面,我是絕對沒有懷疑,但在成效方面,哪怕是每年都大肆宣傳叫市民接種的流感疫苗,也並不是百分百防疫,長年都有效。

我記得像流行性感冒這類常都有變化的病毒,在多年前被視為「沒有預防疫苗」,後來所謂的疫苗,亦不過是大約有五成防疫能力的疫苗,記得十多年前澳門亦有過一次所謂的流感高峰期,因為工作關係要經常在外到處跑,我亦有自掏腰包打了一針流感針,當時的想法只為自己多一重保障。多年之後,自然亦難以抵抗流感,這個是可以理解的。

如今有些人認為自己有需要而打疫苗,反正澳門政府為全民買單,各人可以為自己的健康而負責,亦為了消弭疫情而盡一分力量,這個情況是絕對理解。同樣道理,大家因為擔憂副作用或藥效等原因,暫時未接種,這個也是人之常情。

有了疫苗,可以看到抗疫的曙光,同時亦看到社會復甦的生機,無論之後的進度快或慢,又或者有更多新的變化,總勝過一直活在疫情陰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