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搜聞)一顆芒果裡的經濟密碼 張鑫超

 「一畝地可以種三四十棵芒果樹,每棵樹結果百來斤,按今年五六塊錢一斤的行情算,一畝地收入就有近兩萬元。」肖青海一邊坐在芒果樹下餵雞,一邊算著自家芒果地的經濟賬。

 一九九九年,肖青海從福建來到三亞種芒果,如今已是有著四十畝芒果園的種植大戶。眼下,他剛忙完幾片田地的果樹催花,等待坐果期來臨。

 海南省三亞市海棠區地屬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且三面環山,因此十一月到次年六月都屬於芒果的適收期。而獨特地理條件和氣候優勢所造就的長適收期,也孕育出這片土地的「經濟密碼」。

 得益於現代農業技術的廣泛普及,如今的芒果種植可以通過人工催花來影響收果期,算好日期後甚至可以在一塊田地內分批次收果。

 南田農場海燕隊的佔珠正是想趕在春節前上市芒果的農戶。收購芒果的大貨車已經停在她家果園門口,采收工人在芒果地裡熟練地進行著剝袋、剪果、裝籃、挑選、稱重、分揀、包裝、裝箱……佔珠一邊幫著挑揀,一邊擦汗,「過去我和老公都是外出打工,二零一三年才開始種芒果,十畝地種了四百二十一棵樹,今年三萬多斤的產量應該有十多萬元的利潤,比去年好多了。」

 在三亞市海棠區,芒果已成為眾多農戶的「致富果」。如今,不少人圍繞著芒果又開始琢磨新的增收模式。

 升昌村村民林道坤接手父親的芒果地後,只保留十畝肥地,把餘下的挖成魚塘。

 「魚塘水澆果園,肥力足還無污染,養魚還有額外收入。」談起未來的規劃,林道坤自信滿滿。他打算把後院改成大廚房,再養些雞鴨鵝,搞起採摘農家樂,嚐嚐「旅遊飯」的味道。

 不少像林道坤這樣的當地青年,不再滿足於傳統的單一種植模式,他們希望能多維度發展,把芒果產業「吃乾榨盡」。

 黃南鳳正是其中一員,憑著家裡五十多畝的芒果園和父輩從事芒果包裝材料生意的經驗,二十八歲的她對於芒果市場有著超越同齡人的敏銳度。二零二零年,瞄準高端芒果供銷市場,黃南鳳註冊了品牌,開起電商公司。

 「二零二零年的三月到五月,大約八斤一件的優質芒果,僅線上就賣出近十萬件。今年我們的目標是達到百萬件。」黃南鳳說。

 近年來,憑藉外觀、口感、品質等多方面優勢,三亞芒果正快速佔據各地高端芒果市場,並帶動芒果產業發展。

 為此,三亞市不斷拓寬芒果產業鏈,並通過農業物聯網建設、打造芒果示範種植基地、開發深加工產品等方式,提升芒果價值,依託「果旅」融合新模式助力芒果產業轉型升級。如今,三亞市芒果種植面積已達四十多萬畝,小芒果成了富民大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