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身上的四種「快樂物質」

 壓力大、不快樂是現代人的普遍現象。據統計,全球約有三億人患有憂鬱症,受負面情緒困擾者更難以計數。然而,其實我們的大腦本身存在著一些「快樂物質」,包括神經遞質和荷爾蒙。當它們濃度上升,就如同開啟快樂的開關,讓負面情緒潰退、消散。

 現代醫學發現,在憂鬱和焦慮者體內,血清素、多巴胺的濃度往往較低。憂鬱症病人的常用藥物「百憂解」,就是用來增強腦中的血清素活性。

 而我們體內至少有著四種「快樂物質」,包括血清素、多巴胺、安多酚、催產素,它們在改善情緒方面各自起著奇妙的作用。

 1.血清素:讓人快樂、舒壓

 血清素是一種神經遞質。人體內大約有百分之二的血清素存在於大腦,百分之九十以上則存在於胃腸道中。然而,大腦中的血清素雖少,卻承擔著主要角色。它在調節情緒中起到關鍵作用,能使人感覺幸福、歡欣、愉悅。除了憂鬱症患者血清素不足外,普通人腦中的血清素低時,也容易出現憂鬱、煩躁、焦慮的情緒。

 血清素在抗壓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大腦中存在著成千上萬的血清素神經,它們所分泌的血清素好比「冷靜的清醒劑」,可以使大腦保持鎮靜,並能提升抗壓肌肉的張力。

 血清素還可以讓人好眠、精神充沛,調節人的睡眠。有專家指出,陽光能刺激大腦分泌血清素,分泌得多,會讓人整天心情愉悅;夜晚,血清素會轉化成褪黑激素,幫助入眠。除此之外,血清素還能夠克制食慾、增加飽足感,從而改善肥胖,幫助瘦身。

 2.多巴胺:令人興奮、有動力

 做了一件事取得成功、努力得到回報時,大腦就會製造多巴胺。多巴胺管理人的獎勵機制,會給人一種振奮和受到獎賞的感覺,讓人充滿動力和幹勁。

 有研究發現,積極的情緒和性格與腦中多巴胺密切相關。面對同樣的回報,多巴胺濃度較高或大腦對多巴胺敏感的人,會更有熱情。當慾望得到滿足時,譬如吃到甜食、玩遊戲,也會產生多巴胺。

 此外,多巴胺也負責增強記憶力、專注力,並且對於身體活動機能起到重要的調節作用。如果體內多巴胺含量太少,可能引起柏金遜症,出現手抖、肢體動作失調的症狀。

 3.安多酚:放鬆身心、鎮痛

 不知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個叫做「跑步者的愉悅感」的詞語,就是當長途奔跑之後、身體極度疲憊時,體內會分泌出一種化學物質——安多酚,讓你感覺身心放鬆,非常愉悅。

 安多酚又稱內啡肽,主要在下丘腦和垂體中製造,能給人以平靜、愉悅的感覺,並且有良好的止痛和抗壓作用。在遭受壓力、疼痛時,身體會產生安多酚。隨後,壓力會減輕,疼痛會緩解,人就不覺得那麼痛苦。

 安多酚是「天然的止痛劑」。它和鴉片類藥物嗎啡有著相似的鎮痛方式,都是通過作用於大腦中的鴉片受體來減輕痛覺;但和鴉片不同的是,人體自身產生的安多酚,不會導致上癮。而在缺乏安多酚時,人會有坐如針氈的感覺,對疼痛也比較敏感。

 4.催產素:增加親密感、安全感

 婦女在生產時,身體會分泌一種促進子宮收縮的荷爾蒙,幫助分娩,這就是催產素。但催產素的作用遠不止於此,它還是一種「愛的荷爾蒙」。

 有研究催產素的科學家指出,體內的催產素水平越高,人會覺得與他人的關係越親密、越信任別人、越富有同理心。

 在陷入愛情時,會產生催產素;在和別人建立正向的關係時,也可能產生催產素。催產素也可能使朋友、伴侶、家人之間的關係更緊密。◇

 (資料來源︰每日頭條)

<上月下月>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