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五大電臺CNN的著名世界氣象專家邁克爾‧蓋伊(Mi─chael Guy)在六月下旬,曾向美國北部及加拿大東西走廊一帶的美加民眾發出警告,表示在往後的六月末及七月初段的日子內,將有來勢洶洶的「高壓鍋」式的熱浪,席捲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區!與此同時,世界氣象組織的發言人努利斯在日內瓦舉行的記者會上, 也發出同類的警告說:「一股異常危險的熱浪,正在美國西北部和加拿大西部肆虐。」很明顯,這是世界上一向習慣於涼爽天氣的地區,現在氣溫可能在五天或更長時間內,每天達到高溫四十五攝氏度。大家要千萬小心,不要掉以輕心。
兩位氣象專家所作出的預警,不幸而言中。果然不出所料,近期美國西北部和加拿大西部的氣溫在四十八小時之內,兩次打破當地地區的歷來溫度紀錄,達到四十八攝氏度,打破二零一八年的熱浪紀錄,波及創紀錄的有二億二千萬人次。而死亡人數達到一百九十人之多。單單是美國的奧勒岡州氣溫升至四十六攝氏度,熱死一百一十六人。在滾滾熱浪的狂襲之下,家中欠缺冷氣機的市民,只好用乾冰融解成冰水來消暑解熱。但仍然熱死四十五人。而死者之中,許多是單身孤獨老人,家內沒有電風扇或冷氣機。無依無靠,淒涼地死在火熱的屋簷之下。
奧勒岡州姆爾特諾默郡健康部門官員梵恩斯(Jennifer Vines)博士表示,「這是真真實實的健康危機,凸顯出這個時代在極度高溫之下,會產生有多麽危險致命的社會悲劇出來」、「我們的夏天將會越來越熱,那就當還會再次面臨這種淒慘事件」。
不少當地美加居民向氣象局提出疑問:「究竟高溫從何處而來?」
美國新聞網站Vox指出,此次極端高溫天氣的直接來源,是高壓系統(即反氣旋)。在高壓系統控制下,空氣下沉、壓縮且升溫,形成「熱穹頂」(heat dome),蓋住大片地區,使得地面吸收的熱量無法釋放,溫度進一步上升。另一方面,高壓系統控制的地區天氣晴朗,因此地面會吸收更多的太陽輻射,形成熱上加熱、熱不可捺。而美國國家氣象局天氣預報中心的氣候專家理查德‧班恩(Richard Bann)進一步加以解讀地表示:此次熱浪是由兩個高壓系統導致的——一個來自太平洋北部的阿留申群島,另一個來自加拿大東部的哈德孫灣南部。美國華盛頓州氣候學家尼克· 邦德(Nick Bond)說,類似的極端高溫事件,大約每十至三十年發生一次。
形成的因素有多方面,例如城市熱島效應加劇了高溫,瀝青、建築物和高速公路較多的地區,更容易吸收並釋放熱量。不過公園、河流和綠化較多的地區則是相反。可惜前者的面積大過後者的地段,所以熱浪揮之不去。
世界上許多氣象專家均認為:二十至二十一世紀的氣候變化,也影響了此次熱浪,美國總統拜登則借機批評否認氣候變化的觀點。在美國得克薩斯理工大學工作的加拿大氣候科學家凱瑟琳‧海霍(Katharine Hayhoe)認為,人類活動產生的排放,加強了氣候變化,使得極端高溫來得更早、持續更久、強度更大。她引用研究和政府報告解釋稱,美國北部地區及加拿大的氣候變暖的速度,是全球其他地方的兩倍。BBC報道也指出,專家表示氣候變化可能會增加此類極端天氣發生的頻率,而極端天氣事件與全球變暖的聯繫是一件千頭萬緒、錯綜複雜的社會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熱浪造成大量死亡,部分原因是當地氣候普遍溫和,冷氣機安裝率較低。美國西北部和加拿大西南部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平時氣候溫和濕潤,很少出現高溫。CNN援引美國人口普查局二零一九年針對該國二十五個都市區的調查報道稱,美國西北部的西雅圖和波特蘭分別有百分之五十六和百分之二十一的家庭沒有冷氣機,分列調查的第一位和第三位。與此相比,紐約、波士頓、底特律等中東部城市無冷氣機家庭的比例低於百分之十。
極端天氣還會持續多久?
隨着天氣變化,北美西部海岸地區的氣溫預計將逐漸下降。上文接受澎湃新聞採訪的IT工程師坦言,近日溫哥華風力較大,所以陰涼處的體感溫度已有所降低。但由於高壓系統正在向東移動,高溫天氣未來將出現在美加兩國的中部地區。加拿大中部的艾伯塔、薩斯喀徹溫兩省以及馬尼托巴省的部分地區已經發出了高溫警報,CNN報道預計愛達荷、明尼蘇達等美國中北部多州也將出現極端高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