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檔案室)AI音樂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現狀與未來展望 林龍平

自動作曲、自動伴奏、自動扒譜、自動分析,這一切在今天看來似乎都是可以非常容易實現的事情。並且這一系列關於AI音樂人工智能的方案正在進行着進一步的優化。當我們曾經藉助電腦進行音樂創作以及加工電子音樂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想過也許哪一天人類的音樂創作活動終究會被人工智能完全替代,到那時候AI創作的作品與人類作曲家創作的作品可能就是完全一樣的,我們根本就分不出甚麼是AI創作的作品,也分不清甚麼是作曲家創作的作品,從而失去判斷音樂本真的價值觀念。

筆者對於AI音樂人工智能技術的接觸,時間大約是二零一七年年底開始的,那時候筆者剛好作為本澳的特邀人士參加中國音樂學院與中國文化部共同舉辦的「第六屆全國樂器學研討會」,並與本澳青年音樂學者林龍彬共同提交了《AR增強現實技術應用於中國樂器的開發設想》研究論文,我們並受邀於「第六屆全國樂器學研討會」上做大會發言。在發言之前的幾個月時間裏,我們對於AI音樂人工智能技術有了相對比較全面的瞭解,在此情況之下,我們隨後對於AR增強現實技術怎樣運用於中國樂器方面的開發設想有着非常濃厚的興趣。而後,我們在研究論文當中提出了AR增強現實技術可以使用在樂器陪練,虛擬樂團演奏,以及作曲家音樂創作等多個方面的設想。當時,我們的這一想法得到了國內外多位樂器學者的廣泛關注,業內專家也表示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設想,甚至很快就會得到實現。隨後,筆者在二零一八年暑假返回澳門時就從網絡得知GOOGLE公司已經組建了一個小型樂隊,並採用AR增強現實技術以及AI人工智能技術開展全美巡迴演出,當時筆者看了國外朋友發來的多視角錄像,發現,一整個巡演樂隊只是配戴了幾臺平板電腦以及幾個AR頭盔,其他的設備就是傳遞給現場聽眾的幾臺大音箱。但是演奏出來的效果卻是非常的驚人,似乎如同現場樂隊演奏然後錄像下來一樣。絲毫沒有那種我們曾經認為的電腦只能夠傳遞出來的機械化聲效。觀察音樂家佩戴的AR頭盔視角鏡頭,讓我大吃一驚,他們的手拂動在平板電腦顯示屏的上方,不知道的觀眾還感覺他們真的是自High似的手舞足蹈,但從AR角度看的確是太真切了,頭盔當中反映出來的畫面是鋼琴鍵盤、吉他、貝斯等樂器的增強現實效果。而且隨着樂手動作的浮動,增強現實的虛擬樂器也在發生着變化,如鍵盤按鍵,也在出現着相對應的凹陷和凸起。

筆者最近一次全方位的接觸AI音樂人工智能技術是今年的六月八日,參加中央音樂學院研究生院主辦的「未來的聲音」音樂會。在該場音樂會當中中央音樂學院音樂人工智能與音樂信息科技系專業博士二年級的劉家豐和張昕然向到場的嘉賓和音樂愛好者進行了目前AI音樂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現狀的全面梳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