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履痕)漫步多倫路   秋葉

    如果你去上海,如果你去上海虹口區山陰路魯迅故居,就不要錯過附近的多倫路,一定要去多倫路走走。同樣,如果你去了多倫路,那你也不要錯過只隔一兩條街的山陰路,一定要去山陰路走走,也一定要參觀魯迅故居。

    在上海二十天,魯迅故居我去了兩次,所以,多倫路上也走了兩回。第一次去多倫路,是因為距離預約參觀魯迅故居的時間還有兩小時,不敢走遠了錯過時間,就在附近走走。朋友推介附近有網紅打卡點「甜愛路」,我們尋了去,一看之下,覺得甜愛路就是上海很普通的一條街而已,時值仲春,路兩旁的法國梧桐正吐新翠,的確是挺美的,不過這種被法國梧桐裝扮的街道在上海比比皆是呀!當天甜愛路有市政維修工程,想拍出一張比較完整的梧桐樹街景都難,簡直大煞風景。甜愛路十一號的咖啡館和咖啡館門前的紅郵筒是網紅打卡點,不時有遊客在此留影。在國內這種歐式的紅郵筒或許比較少見,不過在澳門,郵筒就是這種紅色款的,這樣的咖啡館也很常見。我們四人當時頗為失望:這樣一條普通的街,沒有書店,除了路口的兩三家時裝店之外,小商舖都不多幾家,如何能消磨兩小時呢,除非進咖啡館喝杯咖啡?我在手機上查找資料,發現附近有多倫路文化名人街,那裏有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會址紀念館。於是,我們立馬跟手機導航走了過去。

   其實就在附近,相隔一兩條街而已。多倫路路口有一個牌樓,牌樓由黑白灰三色組成,底座是黑色的大理石,主體是灰磚砌成的,上面裝飾着白色浮雕,中西結合的花紋和風格,典雅而大氣。最上面白色精美拱形花葉浮雕上有「海上舊里」四個字,下方深灰色門楣上雕刻着「多倫路文化名人街」。這裏為何叫多倫路呢?我估計又是中國某個地名吧?在上海,你會發現所有的街道名均來自中國某個地方名,似乎大上海要囊括全中國所有的地方,又似乎大上海要讓每個外鄉人都能在這裏找到自己的故鄉。

    走過牌樓,首先看到有一棟樓,華美而有歷史的滄桑感,外牆有粗壯的雕花石柱,牆面裝飾着精美浮雕,花紋好像是阿拉伯風格的,門框、窗框均為修長的橢圓形,寬大的陽臺,拱形的門樓,都告訴人們這棟房子曾經的輝煌和氣派。現今門窗緊閉,似乎暫時被閒置了,很是可惜。細看資料,原來這棟房子就是那個時代的財神爺孔祥熙的公館。還有一棟別墅掩映在粗大的樹木中,雖然黑色的大門緊閉,還掛有某某醫院的牌子,也難掩這棟別墅非凡的氣勢,一看介紹,原來這就是著名的白公館——白崇禧的家!白先勇的童年就是在這棟房子裏度過的。還有不少的特色書店,咖啡店,小博物館,等等,因為時間關係,我們不能一一細看。

     根據路牌,我們拐進了景雲里,這裏有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會址和紀念館,紀念館曾經是左翼中華藝術大學的校址和學生宿舍,這棟建築也非常有特色,紅磚門樓和長廊讓灰色洋樓更加優雅別致。可能因為週日的緣故,當天沒有開放。隔了幾天的一個下午,星期四,當天下着雨,遊客相對較少,我和家人得以進去參觀瀏覽,這裏是免費進入的。裏面陳列着很多珍貴的歷史資料,包括左翼聯盟作家的著作,那個時代的進步雜誌等。一排排書整齊排列着,幾面牆都是,每一本都是經典,都是一面旗幟,這裏是文學愛好者的朝聖地,讓人流連忘返。這棟樓內的褐色木質樓梯、地板、家具,無不是典雅而實用的,就連洗手間,都寬大而舒適,值得現今的建築借鑒!

    景雲里是名人故居匯聚的地方,二、三十年代,魯迅、茅盾、葉聖陶、周建人、柔石等一大批文化名人曾在此居住,如今已經成為上海一條普通的里弄,就連郭沫若故居都已經成了普通老百姓的家,只剩下外牆上的一塊牌子告訴大家,這裏曾經住過郭沫若。站在這小巷,抬頭凝視外牆上這塊一尺見方的小牌子,屋內有電視機的聲音傳出來,我們感歎時光流逝,滄海桑田,可謂「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後來,我們參觀完魯迅故居之後,一位朋友卻另有看法,她說,跟保護完好的魯迅故居相比,景雲里普通民居外牆上那塊燙金的「郭沫若故居」的牌子,讓人有點心酸。

    雖如此,如今的多倫路,已經儘量還原了那個時代的風貌。據說多倫路曾經很長時間居然淪落為一個農貿市場,兩旁的名人故居和別墅被菜市場醜陋的塑料大棚遮掩着。這樣說來,今天的多倫路算是蒙塵的珠寶再現光芒。

    一個城市,如果能重視文化,保護文化名人故居,那這個城市才會有了靈魂。我雖然還沒去過丹麥,卻一直嚮往哥本哈根,嚮往海邊那個美人魚的雕塑,因為這個國家居然願意用童話作家創造的一個童話角色來作為首都的標誌。

    期待我們的城市多一些像多倫路這樣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