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名伶阮兆輝: 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須釐清定位

 國家「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新定位。粵劇名伶、香港八和會館副主席阮兆輝近日接受香港中通社訪問時表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如同交換禮物,香港須釐清定位、抓住傳統藝術特色,冀各界攜手作整體和長遠規劃。

 今年三月公佈的「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在此新定位下,國家藝術基金理事會研究決定,港澳地區的藝術機構和藝術工作者可直接申請資助項目。本月二十一日,香港舉辦高峰論壇,業界探索打造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文化交流,是一個交換禮物的過程。」在阮兆輝看來,讓香港成為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首先要釐清自身的文化定位,思考「拿甚麼給別人,能換來甚麼」。在此基礎上,廣大文化藝術工作者須拿出文化自信,潛心打磨文化藝術精品,為禮物盒內裝進真材實料,這份文化禮物才能夠吸引人,進而才能夠打通中外交流通道。

 禮物盒內可以裝入甚麼?阮兆輝指,中國文化源遠流長,藝術表現形式多樣。除戲曲以外,中國的音樂、舞蹈、詩歌、雜耍,甚至是佈景搭棚、戲服製作等幕後技藝,代代傳承至今,均屬於藝術範疇。

 粵劇是嶺南文化和傳統中華文化的結晶,這種特殊的表演藝術,是中華傳統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載體。不過,香港的粵劇發展也面臨時代難題。

 阮兆輝指出,傳統藝術面臨傳承困境,梨園人才流失嚴重,特別是近年賺快錢的風氣興起,慢工出細活的戲曲行當更難留住年輕一輩。對於人才引進,他表示獲得人才不拘泥於渠道,只要對方真才實學。

 「傳統藝術發展,須政府、機構、業界三方攜手努力。」阮兆輝以本地粵劇創作為例,指特區政府除資金支持以外,還須對行業生態作出整體、長遠的規劃。業界迫切希望與政府、各相關機構建立溝通,共同商討未來發展方向,為藝術創作提供良性的營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