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韻•中子)粵韻賀中秋 中子

一年容易又中秋,不經不覺,我國傳統四大節日的中秋節到了,金風送爽,人們都是極為重視這個節日,儘管疫情仍在肆虐,但無阻大家的心情,近日市面的佈置燈飾漸多,不少商店也準備了很多和中秋節有關的商品應市。

歷代以來,有不少民間音樂都是和中秋節有關,特別是傳統的廣東音樂,為數更是有很多,可能廣東是魚米之鄉,金秋八月氣候更是怡人,因此中秋音樂更是得人喜愛,遠近馳名也,前輩名家呂文成先生的《平湖秋月》,出現了大約一百年,但已成為中秋節的代表音樂了,《平湖秋月》原是杭州西湖十景之一,當年作曲在金秋時節遊覽西湖,被此迷人景色啟發,於是借用了當地越劇的音樂素材,寫出了這首名作,音樂婉轉動人,旋律優雅,正是中秋良辰美景的極佳寫照,此曲有另一個叫作《醉太平》的名字,那是因為除了在中秋節欣賞之外,其他日子也是受到歡迎的,曲譜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最常見的是以高胡來拉奏,也有改編為鋼琴音樂或其他的不同器樂曲譜,而在我們的粵劇唱腔中,也是常常配上唱詞來演出的。

《漢宮秋月》原是一首古曲,在中秋節來欣賞也是頗為合適的,考其出處,最早原是一首琵琶古曲,但經過不斷的流傳演變,至今已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例如江南絲竹樂,古箏獨奏,琵琶獨奏等等,而在我們廣東音樂方面,則以二胡曲最為大家熟悉,按不同的版本,會有不同的表述內容,例如是說古代宮女在節日的思家之情,或是用另一形式表達山川事物等,現在我們廣東音樂所表達的內容,正是和中秋節有關的,音樂尚有個名稱叫《三潭印月》,也正是杭州西湖在中秋節時的美景,甚有代表性呢!

《彩雲追月》原來最早見於清代,風格獨特,輕鬆流暢,是追月夜必聽的名曲,在我們廣東極是流行,據說清朝大臣李鴻章任兩廣總督的時候,也曾下令將此曲抄寫送往大內演奏,到了三十年代,國歌作者聶耳在上海工作,也和另一位作曲家任光,將此曲改編為民族管弦樂曲,因而流傳得更為廣泛,之後尚有不少音樂家將之改為不同樂器來演奏,或是配上歌詞來演唱也是受到大眾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