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奧成功舉辦 拉動冰雪運動裝備消費顯著

 【新華社濟南二月二十八日電】(記者張昕怡)「噠噠噠噠……」在山東濟寧嘉祥縣一家手套廠的車間,近百台縫紉機齊開動,密集針腳快速落下,每道工序一絲不苟。初春,本應是手套銷售淡季,廠內生產氛圍卻異常火熱。

 「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讓我們看到了民眾對冰雪運動的熱情,對冰雪運動服飾、裝備的消費拉動作用極為顯著。」山東建華中興手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建華說,手套屬於快消品,隨著國內冰雪運動的不斷發展,生產空間會越來越大。

 山東嘉祥縣是植棉大縣,發展手套產業具有天然的資源優勢。全縣現有手套生產加工及配套企業三百多家、加工戶一千五百餘戶,被譽為「手套名城」。

 在其生產的手套品類中,滑雪手套是一抹亮色。據介紹,嘉祥全縣滑雪手套產量佔全國市場份額高,產品遠銷海外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北京冬奧會之前,我們的產品銷售以出口為主,佔生產總量的八成,甚至更多。」山東建華中興手套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旭說,冬奧會拉動冰雪運動發展,需求側的變化讓企業轉變策略,「今年的訂單量達到歷史之最,國內市場讓我們更有信心。」

 「九十後」陳旭從英國學成歸來,想要把技術創新應用於企業生產。他成功「跨界」,應用超高分子聚乙烯加氨綸面料製造出防切割滑冰服,獨特的面料使產品在防切割的同時兼具彈性和靈活,助力冰雪健兒賽出佳績。

 據統計,在冬奧會期間,該企業自主研發的五十套防切割滑冰服完成量產,交付山東省滑冰隊訓練使用。

 山東具有完善的製造業基礎,不斷提升的創新水平和製造能力也為山東發展冰雪產業提供了有利條件。今年北京冬奧會上,中國第一台自主研發的雪蠟車正式「服役」,為運動員提供全面速度保障,這台「助攻神器」正是山東製造。

 在冰雪比賽中,競速競爭激烈,分秒必爭,要不斷為滑雪板打蠟才能提高速度,雪蠟車在其中起到關鍵作用。車上熱身區、雪板打蠟區、雪板儲存區、工作臨時休息區、富氧休息娛樂區、雪蠟儲存區、衛生淋浴間七大功能區域一應俱全,除了提速,更是成了運動員備戰、休息的「加油站」。

 山東省工信廳輕工紡織產業處處長管曉艷介紹,山東開展聯合攻關,組成一千多人的項目團隊,只用了不到一年時間就研製出具有完全自主產權的雪蠟車,打破國外壟斷,填補了國內冰雪裝備的一項空白。

 數據顯示,山東從事冰雪運動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全國前列,濟寧、青島、威海、德州等多個城市都分佈著冰雪運動裝備製造領域的佼佼者。山東省政府二月發佈數據顯示,全省主營冰雪運動業務的市場主體達到一百五十三家,全省冰雪運動產業總體規模超過三十三點四九億元,其中運動裝備製造十九點五四億元,佔比百分之五十八點三五。

 手套生產車間裏,陳旭檢查完一批剛下生產線的滑雪手套。「上半年的訂單已經排滿,下半年我們準備投入一些精力研發新材料、新產品。」◇

<上月下月>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