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一百元  培正   林柏樂

「還是一百元,自己收好,合理的都可以買。」奶奶又把錢塞到我們手裡,這是中學生涯開始的日常。

上中學後,奶奶中午經常和爺爺一起來陪我和堂姐吃午餐,而且每次吃完都要再給我們一百塊錢。堂姐通常是把錢仔細地收在她的小錢包內,全部儲蓄起來。而我總是直接把一百元塞到口袋,很開心地覺得想花就花,很幸福,覺得口袋裡總會有錢。某一天我自己吃午餐時,竟發現居然不夠錢,連最基本的午餐都買不起,猛然發現原來在無聲無息中我花掉了很多的一百元。當下,當然只能求助於媽媽,臨時幫我電子支付充值,才解決燃眉之急。

回家後,媽媽說:「我之前教你的三分之一法則都忘記了嗎?」我懊惱不已,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媽媽就帶著我去銀行開了自己名字的帳戶,同時教我三分之一法則,即是收到任何屬於自己的一筆錢,不管數量多少都把它分成三份。一份直接存銀行為長遠的將來打算做保障;另一份現金存放在家裡的儲蓄罐備用,以便不時之需;還有一份就可以隨身或隨時使用。小學六年都在媽媽的幫助下很好地執行這個法則,所以一直覺得游刃有餘。可以買到自己想要的小玩具;需要幫助他人之類的捐款又可以自己決定數量;還可以在朋友及家人生日的時候為他們準備力所能及的禮物;有時還暢想未來的大學生活,有富餘的資金和同學們去旅行……可是中學生活一開始的自由午餐時間讓我忘乎所以了,每次都覺得就只是一百元,終於自食其果。這次感受到的窘迫讓我印象深刻,想起了三分之一法則。

所謂「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今天的我徹底體會和明白了理財的重要性,理財就在你我身邊,知易行難,不要小看任何的一百元或一塊錢,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小細節添加一點理財觀念。未來不遠,因為你不知道在哪一天,理財就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