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面觀測

     在不同月相下,月面的形態都有所分別,原因是由於月球環繞地球時,陽光會不斷在月面上變化,故做成環形山的輪廓亦有所變化,令觀測月面每次都有其新鮮感,且更具新鮮感。月面北部相對較為南部平坦,月海面積較大。另外因少受到隕石撞擊,故環形山比較少,而且保留月球早期形成的地貌。相反南部卻飽受隕石撞擊,故此卻令月面多添精彩,因為使觀月愛好者有更多機會欣賞眾多環形山的形貌。

     圖A可見月面西北部像彩虹的虹灣,其實它本來是一個環山呢,估計它較低的一邊被早期雨海的岩漿所淹沒,而形成今天的地貌。

     圖B的柏拉圖環形山像一個波平如鏡的湖泊,也是因為當隕石撞擊後短期內被岩漿填平。阿爾斯月溝是月球攝影愛好挑戰機會的目標,因為欲拍到溝中有溝則要遇到洽到的陽光角度才可拍到,還要在良好的空氣穩定度高的條件下才可呢。

     圖C是虹灣和拍拉圖的特寫,可更加清看到這兩個環形山的結構,與及平靜的雨海上的「水波紋」和零零星星的細小環形山,同時亦反映出該位置過去被隕石撞擊的次數不多。

     圖D是月球的中部,該位置最顯眼是哥白尼環形山,它的特徵是它周邊帶有明顯撞擊後的輻射紋及環形山中間的中央峰,見輻射可知當時的撞擊的能量有多大。

     圖E是月球的西南部,這裏是月面隕石撞擊最慘烈的地方,機乎難見一吋平地,這裏為著名的克拉維環形山,它山中有山,重重疊疊的,細看下可見到更多細小的環形山。當然不可遺漏了弟谷環形山呢,它雖然不算大,可是它撞擊的能量可不小,它的撞擊後的輻射紋竟可向北延伸達到一千七百公里,剛好是我國大運河的總長度。

     望遠鏡:TMB 152mm F/8 APO With 2x Barlow;Meade 154mm F/10

     攝像器:QHY 290 5lll 3000 Frames Max 40%

     日期:2003-02-01

     拍攝:李志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