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獲數智賦能 搶佔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新華社北京三月十八日電】(新華社記者馬曉澄、蕭逸晨)流水線上,機械臂靈活地揮舞翻轉;屏幕中,記錄產品信息的數字不斷跳動……在獲評世界「燈塔工廠」的美的順德微波爐工廠,智能化質量管理已經實現。

 據世界經濟論壇公佈的最新一批「燈塔工廠」名單,在全球一百卅二家「燈塔工廠」中,中國以五十席領跑。

 「燈塔工廠」項目旨在尋找製造業數字化轉型的典範,入選工廠均為有榜樣意義的「數字化製造」和「全球化4.0」的創新示範者。越來越多中國工廠入選「燈塔工廠」,是中國製造業搶佔高質量發展新高地的縮影。

 在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看來,三年內打造五家世界「燈塔工廠」,是數字化轉型水到渠成的結果。美的集團還將通過美雲智數輸出「美的燈塔經驗」,形成燈塔效應,助力中國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中國數字經濟規模已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傳統產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水平。

 「數字賦能製造業轉型」成為今年全國兩會熱議的話題。九牧集團黨委書記兼董事長林孝發委員提出,讓數智賦能智造強國、推動品牌強國高質量發展。

 在位於福建南安的九牧5G智能馬桶工廠,充滿未來感的數字化生產場景已成為現實:連入5G專網的AGV小車,滿載生產物料靈活穿梭;遍佈的MES看板,實時顯示車間運行情況;數字化精密注塑看板,實現所有設備可視化。

 數智賦能下,工廠每年可生產四百五十萬套智能馬桶,品質合格率達百分之九十九,成本降低百分之三十,能源節約百分之三十。

 林孝發建議,要打造航母級數智化創新型產業集群,並培育發展未來產業,構建引領未來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同時大力培育行業標桿「燈塔工廠」,加快製造業數智化轉型升級。

 按照《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到二0三五年,數字化發展水平進入世界前列,數字中國建設取得重大成就。

 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組建國家數據局,負責協調推進數據基礎制度建設,統籌數據資源整合共享和開發利用,統籌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等。

 頂層設計持續完善,政策實踐積極跟進。中國各地紛紛「出招」推進製造業數字化轉型,以「鼎新」帶動「革故」。

 安徽標出未來三年「數字安徽」的行動路徑,提出到二0二五年,實現全省重點行業規模以上製造業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規模以下製造業企業數字化應用全覆蓋;江蘇明確加快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其中蘇州市今年將安排專項資金廿四億元用於產業核心技術攻關、智能化改造等;上海計劃到二0二五年,工業機器人密度增加一百台/萬人。

 「打造省級數字化轉型典型示範項目」「建設數字化改造區域樣板」「全省製造業數字化轉型工作進入全國前列」……縱覽各地近日出台的相關政策文件,「數字化」均為高頻詞彙。在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這條關鍵賽道上,各地正展開競速,浙江、重慶、海南等地已提出,力爭二0二三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百分之十。

 工業互聯網是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升級的重要支撐。近五年來,中國工業互聯網全面融入四十五個國民經濟大類,產業規模邁過萬億元大關,行業賦能、賦值、賦智作用日益突顯。

 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總工程師張曉彤說,從更深層次看,工業互聯網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同頻共振,正拓展出融合創新的廣闊前景,賦能更多行業煥發出高質量發展蓬勃生機。

 在廣東,提供工業互聯網服務的樹根互聯股份有限公司已累計服務了廣汽本田、健力寶等二百多家本土製造企業,並賦能卅六家「專精特新」企業,其中廣州數字化項目打造較二0一八年增長了三倍。

 據該公司聯合創始人、CEO賀東東介紹,目前,樹根互聯在裝備製造、鋼鐵冶金、汽車整車及零配件等數十個工業細分行業深度賦能,連接超一百二十三萬台高價值工業設備,鏈接工業總資產規模超萬億,累計為客戶新增效益達一百卅六億元、降低成本達一百二十億元,合計產生精益效益二百五十八億元。

 「通過『數據+』的方式連接勞動力、技術、資本、土地,可以讓效率成倍放大。」賀東東說。

 據悉,今年中國將用好數字化工具,推動工業互聯網向工業園區下沉普及。大企業、平台企業進一步加大資源共享,帶動中小企業協同開展技術改造升級。

 業內專家預計,今後十五年,將是中國「工業互聯網」和「智能製造」等新一輪工業革命核心技術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製造將迎來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