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檔案室)恩怨分明的范雎  海浪

刷手機,看短片,乃今人的一大日常娛樂,筆者也沒有例外,常看到微信,那些描寫窮小子或貧家女發跡故事的短片,他們都是作風低調,衣著簡樸地回鄉,被一些自視甚高的故舊鄉親欺侮,瞧不起,最後小子表露身分,「打臉」親鄰,大快人心,故事雖屬虛構,但芸芸眾生中,也不乏有近似的人和事。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戰國時代的秦相范雎,其生平就與這些故事,有點點相似了。

范雎,字叔,魏國芮城(今山西芮城縣)人,本是魏國中大夫須賈的門客,一次,范雎跟隨須賈出使齊國,齊國的孟嘗君田文十分尊重范雎,每次見面,都餽贈很多財寶禮物予范雎,令須賈不悅,兩人回魏國後,須賈誣陷范雎出賣國家機密,以換取錢財,魏相魏齊得悉,便不分青紅皂白,命人狠狠毒打,范雎被打得奄奄一息,魏齊又命人將范雎丟進茅廁,范雎假裝死去,幸得守衛鄭安平相救,康復後,化名張祿,跟隨秦使王稽入秦,自此,范雎便時刻不忘,報復須賈與魏齊之仇。

范雎入秦後,獲王稽引薦,得見秦昭襄王,助昭襄王「廢穰侯,逐華陽」,奪回權力,又給昭襄王獻遠交近攻之策,請秦王發兵攻韓、魏,切斷韓國土為兩斷,令韓國的上黨郡與本土分離;東方各國遂紛紛遣使入秦,去結交秦國的權貴,及與秦國修好,其中就包括了范雎的仇人,魏國大夫須賈。須賈抵達咸陽,欲結交秦相張祿,卻不知道張祿就是當年被他誣陷至九死一生的下屬范雎。

范雎得悉須賈來訪,就固意扮作潦倒布衣,到須賈下榻的賓館前守候,待須賈出現,即上前搭訕認故,自言乃昔日的范雎,須賈見他衣衫簡陋,以為他窮途潦倒,遂贈他舊衣物,范雎深知須賈欲求見張祿,便自薦是張相國門下賓客,經常出入相府,可代為引見,須賈喜得范雎幫忙,帶領進入相府,范雎囑須賈在門外稍候,自己入內通傳;須賈久候多時,仍未見范雎出來,正躊躇間,被門衛驅趕,須賈道明來意,並說明是相府賓客范雎引領,來求見張相國,門衛答說:相府無人名叫范雎,剛才進府者,就是我們的張相國,張祿是也。

須賈大驚,原來張祿就是昔日的范雎,便即時向范雎謝罪,范雎將須賈羞辱一番之後,感其贈衣之情,仍「有故人之意」,故釋放須賈回國,但要須賈告訴魏王,必須將魏齊的首級送來,否則屠戮大梁,結果,魏齊被迫自殺,范雎亦得報大仇。

秦趙長平一役之後,范雎舉薦鄭安平為將,又以王稽為河東太守,以報他倆活命之恩。雖然鄭安平後因兵敗降趙,王稽又因通敵而被處死,誅連范雎,但范雎恩怨分明的個性,亦確實得到許多人的認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