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成為全球第一例茶主題世界遺產? 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

 【中新社北京九月十八日電】(中新社記者應妮)自二0一0年開始啟動普洱景邁山古茶林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北京大學世界遺產研究中心主任陳耀華就開始跟隨這一項目。作為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申遺文本首席專家,他用十三年時間見證了申遺全程,一步步從零開始到成功時刻。

 在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之際,陳耀華教授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闡述該項目的歷史由來和價值所在。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中國很多省份都產茶,即使雲南本省也有很多茶山。為甚麼是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並成為全球第一例茶主題的世界遺產?

 陳耀華: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位於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惠民鎮,平均海拔高度在一千四百米左右。這裡山高林茂,地形、氣候和土壤條件十分適合普洱茶生長。一千多年前,布朗族先民在遷徙途中發現野生茶樹,於是在景邁山定居。他們在森林中建寨,在寨子周圍栽培茶樹,探索出利用森林生態系統、在高大喬木下種植茶樹的林下茶種植技術,並與傣族等世居民族一起,歷經千年的保護與發展形成了林茶共生、人地和諧的古茶林文化景觀。

 為甚麼是景邁山?不止你有這個疑問,在申遺過程中不少其它茶山和雲南當地人也有這個疑問。這就涉及到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的獨特之處。首先就是景邁山古茶林的林間開墾和林下種植技術,這是當地世居民族在逐漸摸索茶樹生長習性的基礎上對森林自然環境的模擬和利用,充滿生態智慧,這也是景邁山區別于國內外很多茶園的根本所在。

 以林間開墾來說,為了有效防止大風、霜凍和病蟲害傳播等自然災害,景邁山的先民們選擇在森林間有限度地片狀開發古茶林。他們一方面圍繞村落控制茶園開墾範圍,另一方面在開墾的古茶林外圍保留森林防護帶,禁止砍伐的森林帶寬約四十米,圍繞在茶林周圍,布朗族稱之為「背」。而茶林和茶林之間也會保留一定面積的森林作為分隔防護林。如今,這些分隔防護林大部份都得以保留。

 從林下種植來說,雲南大葉茶是耐陰、喜溫、喜濕的作物,當光強達到百分之八十左右時,茶樹達到最佳生長狀態與最大產量。景邁山先民逐漸認識到茶樹的生長習性,在天然林中砍去部份對茶樹生長不利的喬灌木而保留一定的遮陰喬木,然後栽種茶樹,養護茶園。這種古老而特殊的林下種植技術使古茶林呈現出明顯的「喬木層一灌木層(茶樹主要分佈層)一草本植物層」的上、中、下立體群落結構。古茶林自形成至今,不施肥料、不灑農藥,主要靠自然落葉和草本植物層提供營養,以群落的生物多樣性來防治病蟲害。這一土壤肥力自我維持、病蟲害自我控制的穩定、高效的生態種植模式,是全球古老而獨特的林下茶種植傳統的傑出代表,是人類早期茶種植模式的活化石。

 景邁山獨特的茶文化尤其是茶祖信仰、土地的平面和垂直利用方式以及村寨建設技術、人地關係等具有鮮明的特色,它和中國眾多茶山一起,構成中華民族茶文化大家庭。

 中新社記者:在景邁山實地採訪中,我們看到當地古村寨不僅歷史風貌儼然如故,最難得是依然活力滿滿。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相處的畫面彷彿如同一處世外桃源。這樣的樣貌是如何形成的?

 陳耀華:景邁山古茶林遺產區共有九個傳統村落,人口近五千人。其中南部五個為布朗村寨,北部四個為傣族村寨。景邁山世居民族在漫長的歷史生活中與茶相伴,以茶為生,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茶文化。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的千年傳承以及和諧相處依賴于其傳統保護機制,包括傳統信仰體系、傳統社會治理體係、傳統茶文化和傳統知識體系等「四個傳統」。

 在傳統信仰體系方面,一是基於萬物有靈的傳統信仰,景邁山世居民族相信山、水、蟲、獸萬物皆有神靈,必須敬畏,因此愛護自然環境成為人們的日常行為準則。二是茶祖信仰作為一種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宗教崇拜結合體,促進了景邁山世居民族的族群認同和集體自覺,人們把發現茶葉的部落祖先敬為茶山守護神,破壞森林和古茶林的行為將受到懲罰。三是宗教信仰維係了景邁山世居民族的價值觀,向世居民族傳遞了愛護自然、愛護茶林、與人為善的基本價值觀。

 在傳統社會治理體係方面,景邁山世居民族具有獨特的「三方協力共管模式」,即政府官員、部落頭人(一九四九年以後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代替)和宗教人員實施共同管理。三者互有分工,又密切合作,較好地實施了景邁山社會治理。

 在傳統茶文化方面,豐富多彩的茶文化,深刻影響著世居民族的價值觀念和生產生活。景邁山的傳統茶文化既包括世居民族種茶制茶的生產文化,又包括食茶用茶、民族習俗、民居建築等生活文化,更離不開品茶?茶、民間藝術、民族精神等精神文化。景邁山茶文化塑造了勤勞踏實、堅韌拼搏、熱愛生活、善良溫和的民族性格,使得景邁山的多元文化共存。

 在傳統知識體系方面,景邁山世居民族創造出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技術、村寨建設技術和生產技術,包括土地平面利用和垂直利用方式,村寨選址、佈局和民居建造技術,以及獨特的林下種植和茶葉加工技術。

 以「和」為核心的景邁山茶文化,強調天和、地和、人和,身和、心和、意和,反映出養生、修性、怡情、尊禮的精神內涵,塑造了當地世居民族平和友善的民族性格,使得在有限的自然資源條件下各民族之間不僅沒有發生戰爭,而且相互幫助,和諧共存。

 中新社記者:您全程參與見證了普洱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十三年的申遺歷程。申遺文本修改達十二版,就連名稱也歷經了古茶園到古茶林的變遷,請分享這十多年給您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和事。

 陳耀華:從二0一0年開始申遺的基本文本,到二0二一年一月提交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最終申遺文本,是整個團隊不斷學習、研究和探索的過程。

 比如名稱最早是叫景邁山古茶園,二0一三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時的名稱就是「景邁山古茶園」。二0一四年專家評審會的時候,大家一致認為應該叫「古茶林」更好,台地茶是「園」的形態,比如龍井綠茶、武夷岩茶的台地形態;景邁山的古茶林是在森林中,林間開墾和林下種植的方式有著更好的生物多樣性和立體生態係統,是森林的一部份。一字之差,卻是質的飛躍。

 遺產要素也在變化。現在,景邁山古茶林文化景觀的遺產要素包括五片古茶林、九個傳統村落、三片分隔防護林。事實上,分隔防護林幾乎是在最後才列入遺產要素的。為甚麼有這樣的認識呢?這是生態智慧的體現,如果防護林被砍光了,也許古茶樹的數量會增加,可是一旦發生病蟲害就會直接大面積傳染,而且冬天容易使古茶林失去防護屏障而遭受大風凍害。分隔防護林也是生態智慧的重要體現。

 景邁、芒景兩個村寨勞動力的百分之九十從事與茶產業相關的諸如種植、茶園的維護、茶的製作、加工、儲藏及貿易等各方面的工作,茶葉收入佔村民總收入的百分之九十以上,遺產地居民收入遠遠超過所在地區和全國平均水平,帶動了遺產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也促進了古茶林的保護。保護與發展良性循環、相得益彰,使得這一古老的遺產經久而不息、歷久而彌香。

 當然,申遺成功僅僅是萬里長征第一步,更大的責任還在後面。遊客怎麼管理?容量怎麼控制?如何在保護傳承和經濟發展之間取得平衡?如何創建基於社會公平和可持續發展的景邁山模式?很多課題亟需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