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春鮮上桌時  陳祖金

 在高樓叢立的城市生活久了,總想要去山野裏尋找春天的蹤影。低頭看時,那些春日的鮮美,已經在我們的餐盤裏鬧騰。

 「嘗鮮無不道春筍」,春日吃筍是舌尖上的安康的必備首選。安康地處秦巴腹地,山水相依,片片竹林點綴其間,碧綠如洗。只等著驚蟄一過,雷聲一響,一場春雨過後,筍子頂著棕色的外殼「蹭蹭」往外冒,只需兩三天就竄上半米多高。

 想嘗一口鮮味,自然就要和時間賽跑,稍顯老相的筍子風味兒就大打摺扣了。當然這些都難不倒勤勞的陜南妹子,晨起背上背簍上春山,隨著清脆利落的「哢嚓」聲,不到半個時辰,就是滿滿一背簍白嫩嫩、脆生生的鮮筍。脆嫩的春筍最宜配著春韭清炒,未曾裝盤已是鮮味撲鼻。不過在安康人眼中,春筍算是珍饈,要配上正宗的臘肉鎮坪才算沒浪費食材,這也造就了這道極富安康地方特色的美食——春筍炒臘肉。春筍以鮮香解膩,臘肉以油脂提香,相互成全,相得益彰。上桌之時,臘肉透亮,竹筍清脆,不僅養眼,還飽口福,唇齒留香之間,滿滿都是鄉愁的味道。

 如果說咬春是一年一度的約會,那薺菜就是從未失約的寵兒。田野裏隨處可見的新綠,往往有薺菜的身影。晨露未散時,順著田埂尋覓,不一會兒就能採上水靈靈的一筐鮮嫩。小時候,媽媽最喜歡用新鮮的薺菜和著豆腐和雞蛋包餃子,算是給春日清苦的生活打個牙祭。現在回味起來,那已是兒時極致的美味。平心而論,薺菜還是和肉餡搭配口感更為飽滿,餃子一上桌,已是香味撲鼻,躲在餃子餡兒裏的春天呼之欲出,輕輕咬上一口,牙齒破開餃皮兒的瞬間,滿嘴清新。這位春日野菜的主角兒用鮮甜徵服著我們味蕾的同時,也在我們舌尖描摹出春的痕跡。

 野菜裏採摘周期最長的當屬野蒜苗了,可以從春日伊始採到秋稻成熟的時節,小時候稀奇的叫它「小蒜兒」。初春剛冒出頭的小蒜兒是最香的,掐上一把新鮮小蒜兒,切碎了放在酸菜面上,撒上鹽末,再滴上幾滴香油,拌勻了,就著然然兒的紅薯玉米粥,就是童年日常的美味。趕上現在的好年月,野蒜苗更是從尋常百姓家登上了「大雅之堂」:野蒜苗炒土豆片。選擇鎮坪高山土豆,快刀切片,配上醃好的野蒜苗,野蒜的清香加上土豆片的爽脆,最宜下飯;野蒜苗炒臘肉,生性清野的野蒜,經過肥潤臘肉的滋養,褪掉青澀,使草有肉感,肉有草香。只需一口,便把春色移到了唇間……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入得春來,除了薺菜和野蒜,安康人的餐桌上還少不了香椿、米蒿子、婆婆丁等各廂野菜。或許是食物匱乏的年月野菜幫人們度過了饑荒,或許是源於山城人對自然的熱愛,當春日的野菜剛剛露尖兒,精神抖擻的安康大媽便活躍於山水之間,將春日的饋贈搬上家人的餐桌,吃出風味,吃出時尚,吃出健康。

 安康人對野菜的熱愛,攢滿了他們對春天的熱愛。在安康人的飯桌上,我看到了盛開的春天;在安康人的餐盤裏,我看到了他們對故土的眷戀,也突然懷念起農村老家的鐵鍋大竈和裊裊炊煙。◇

免費報紙資料僅提供最近兩年之內容,更久遠之歷史資料瀏覽,請登記申請館藏會員訂閱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