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大選莫迪若連任 對中國和世界意味著甚麼?

 【香港中通社4月19日電】(作者王少喆)19日,印度人民院(議會下院)選舉開始第一階段投票。選前民調顯示,現任總理莫迪和他率領的人民黨佔據著明顯的優勢,很可能取勝。如果莫迪連任成功,對中國和世界意味著甚麼?

 印度目前進行的大選覆蓋近10億選民、長達44天,其規模舉世罕見。在這場「巨大」的選舉中,莫迪表示,執政黨聯盟有望在總席位543席中贏得400席,似志在將反對黨國大黨打到「無關緊要」地位。

 莫迪的自信來源於過去十年的執政成績。2014年莫迪上任以來,對印度經濟進行「稅制改革」「廢弊改革」等大刀闊斧的「手術」,印度經濟保持了快速的增長。更重要的是,莫迪大打「印度教民族主義」牌,將人民黨塑造為「印度教國家的守護者」,成功爭取到了近10億名印度教徒的狂熱支持。

 不過,耀眼的政績中也不乏隱憂。如印度近年來的高速增長很大程度上是「缺乏就業的增長」(國內青年失業率達到42%),受益的主要是人口佔10%的富人階層,普通民眾獲得感不強。在莫迪持續推動「印度製造」的背景下,印度製造業佔GDP的比重反而從17%下降到15%,印度製成品出口僅僅與人口是其1/14的越南相當。

 此外,莫迪的「印度教民族主義」政策雖然贏得了基本盤,但也在印度國內埋下了各教派紛爭的種子,並激起受壓迫的穆斯林等群體的強烈反抗。2023年5月,印度東北部就暴發了持續數月的暴力騷亂,造成至少130人死亡、3.5萬人流離失所。

 儘管存在著不少隱憂,莫迪及人民黨依舊是現今印度最強有力的力量。國際分析人士普遍認為,莫迪將贏得此次大選,繼續左右印度5到10年的發展方向。莫迪在大選中甚至提出2047年將印度建成發達國家的願景,顯示出對掌控局勢的強大信心。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中心南亞中亞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王德華對香港中通社表示,莫迪如果這次能連任,大概率會繼續其外交政策,做「有聲有色的大國」,爭取在2049年成為「世界老二」國家。

 莫迪2014年上台後,從印度原本做「平衡性力量」的謹慎外交逐漸偏離,開始強調「印度主導」的進取型外交,甚至要做「全球南方國家」的領袖。為此,印度呼應美國的「印太戰略」,大幅加強了與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關係,擴大與中國在領土、經濟領域的對抗,積極迎合美西方的中印「龍象之爭」構想。

 不過,莫迪的「超級大國夢」也受到了自身國力不足的制約,使其不得不表現出現實主義的一面。近期,莫迪總理在大選前罕見地表態,稱中印關係非常重要,希望兩國盡快解決邊境問題等。這一積極表態,或許與近來印度與西方在錫克族分離分子暗殺事件上的矛盾有關,但也不排除莫迪仍然希望與中國這個製造業大國加強合作,促進印度經濟發展。

 中國一向從團結發展中國家出發,不把印度作為競爭對手,而是希望中印成為好夥伴,共同支撐起全球南方的國際地位。在領土等敏感問題上,中國對印度也採取忍讓態度,希望中印保持和平、友好。王德華認為,對於中國的這番「苦口婆心」,莫迪領導的印度理應聽到,重新走上與中國友好合作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