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Read」在內地社交網絡平台上走紅 吸引更多年輕人愛上紙質閱讀

 【新華社瀋陽四月二十三日電】(新華社記者武江民、陳雨崢)漫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尋找藏身其中的城市書屋,坐下來靜靜閱讀,是東北大學大二學生汪燕的周末日常。「每間書屋都有自己的特色,既可以感受城市特色,還可以深入閱讀。」汪燕說。

 今年以來,「CityRead」在中國社交網絡平台上走紅。這種有計劃地行走在城市中,通過打卡城市書屋,探索城市的歷史與文化、時尚與創新,是當下中國年輕人閱讀的一種新方式。在社交平台上,許多年輕人推薦各式各樣的城市書屋,分享在家門口實現「讀書自由」「自習自由」的故事。

 漫步在瀋陽市和平區,有許多藏在巷子裡的獨立書店。歌德書店今年已經一百零一歲了,建築風格古典大氣;吶喊書店由社區鍋爐房改造而來,每周會推薦新書;紙曰書店坐落在居民樓下,新書塑封可以隨便拆,無需消費,只要互不打擾就可以靜坐一整天。「這些書店離我家很近,環境也很舒適,坐在這裡讀書,有一種別樣的感受。」瀋陽市民張齊說。

 「CityRead」的走紅離不開各地不斷完善的城市閱讀公共設施建設。近年來,中國各地積極打造「十分鐘閱讀圈」「十五分鐘閱讀圈」。

 在北京市,一些二十四小時城市書房受到歡迎。全天候的服務、便捷的地理位置、寬敞的空間等優勢,成為年輕人扎堆湧入的理由。

 在瀋陽市,當地依託歷史建築的文化底蘊,將許多閒置資產打造為公共文化空間,已建成二十餘間書房、一百餘間書屋,累計接待讀者超千萬人次。

 在吶喊書店,每周會舉辦新書籤售、觀影、講座、播客、沙龍等活動,並開放「一日店員」體驗。來自瀋陽建築大學的學生鄧清璇是體驗者之一。製作咖啡、整理書架、推薦書籍,一天的忙碌讓鄧清璇感受頗深:「閱讀是有感染力的,看著這麼多人因為自己的服務走近閱讀,心情很愉快。」

 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思寧說,在「讀屏時代」線下豐富多樣的城市書屋更能滿足年輕人情緒價值,還能進行閱讀社交,發現紙質閱讀更多的魅力。

 紙曰書店開業兩年多來,書友群粉絲數量已從個位數增至三百餘人,多數為三十歲左右的年輕人。「很多書友帶朋友一起來,有的還因為書店愛上了閱讀。」書店主理人張詩博說。

 在吶喊書店,書友會留下對書籍的推薦語。有人摘抄名句:「大多數時候的放棄,是你敗給了自己,而不是命運。」有人講述自我:「這是一本給予我人生啟蒙的書,每當看到這本書,我總會想起……」

 鄧清璇說,「CityRead」過程中傾聽不同人的故事,讓她感受到深度閱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