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新能源電動汽車品牌引發熱議 台市場離大陸電動汽車有多遠?

 【中新社北京五月三日電】(記者楊程晨)大陸新能源電動汽車品牌近日在台灣的討論度頗高,一方面是因北京國際車展時隔四年回歸,小米、比亞迪等品牌成為「絕對主角」,台媒予以高度關注;另一方面,自小米Su7電動車發佈以來,大陸新能源電動汽車能否引入島內以及電動汽車為何在台售價居高不下等疑惑,縈繞在不少人心頭。

 即便大陸新能源電動汽車短期內還無法入島,小米也絕對是近期台灣汽車市場最具話題性的品牌。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副研究員戴志言近日在一檔節目介紹大陸發展電動汽車的歷史。他說,二十多年前,大陸的車載電池廠商需要搭配散熱電扇來生產電池,在世界範圍內顯得落後。但二十多年後,寧德時代、比亞迪的電池產品已能「反攻」歐美市場,大陸從中央到地方對於基礎設施的超前佈局創造了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

 近期開幕的北京國際車展吸引大批駐大陸台媒前往探訪。此次展會,大陸自主品牌參加數量首次超越境外及合資廠商。TVBS對此的新聞評論稱,大陸新能源電動汽車產業快速崛起,讓過去在大陸各大車展占據主角位置的歐美大廠感到壓力。台灣汽車節目主持人蘇宗怡攜欄目組專程抵京觀展,她觀察,大陸汽車產業鏈日臻完整、成熟,逐步摸索出自己的道路。

 台灣市場對於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渴望體現于近年逐年增長的銷售數量上。二0二三年,台灣電動汽車銷量為二點九三萬台,年增率達百分之六十,相較五年前的七百九十五台增長了近三十七倍。台灣電動汽車市場的成長契機源自二0一九年特斯拉Model3型號車輛的引入,至今進口車的市佔率接近九成(特斯拉品牌達百分之四十五),這也引發台灣電動汽車售價為何居高不下、自產電動車時代何時到來等話題熱度。

 二0二二年起在台開售的一款「老車」,或許給了許多人啟發。當年八月底,退出台灣市場十多年的名爵(MG)車以電動汽車的面貌回歸,該英國品牌自二00五年被大陸南京車企收購,目前是上汽集團旗下的子品牌。

 承攬該品牌在台生產、代理銷售的中華汽車一度擔心島內消費者不買賬大陸車,但汽車外形、質量以及遠低於其他進口電動汽車的價格優勢,所帶來的銷量不會騙人。據台灣《經濟日報》報道,短短兩年時間,MG儼然成為島內電動汽車領域的一匹黑馬,月均銷售二千二百輛,累計車主一點七萬名。中華汽車今年四月證實,MG汽車營收已佔企業總營收的百分之三十五至百分之四十。

 依照目前台灣的有關規定,大陸汽車整車、底盤及部份零組件仍被列為「禁入項」,小米新能源電動汽車還無法進入台灣市場。但相當數量的島內民眾對台當局的限製做法並不買賬,有網友留言:「有便宜的好車,為甚麼不讓台灣人使用?」

 近年大搞「認知作戰」的民進黨當局對於大陸商品尤其是高科技產品「草木皆兵」,還有批評聲音指,島內汽車市場在貿易保護主義作用下簡直是「一潭死水」,創新能力越來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