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騷小話兒)他們不喜歡電子支付的原因  喬捷

普通消費者喜歡用電子支付,當然是因為方便,有不喜歡用的,也只是未習慣操作,或者覺得部分平台的電子支付系統反應太慢。明明電子支付就想速度比掏腰包快,結果因為網絡、因為甚麼安全驗證等等,搞得比付鈔票還要慢還要煩,那就是捉到鹿都不會脫角,技術過不了應用這關的現況。當然,速度和安全性都快的電子支付系統,市面上也有不少,有競爭才有進步,到最後有些支付平台被淘汰,留下來的系統更方便就手,自然就是一般用家最大的期望了。

商務應用方面,商家要不要用電子支付,要考慮的問題就很多。之前引誘企業用電子支付,機具不收費、交易也不收服務費,可一旦應用穩定下來,費率或者我們一般人理解的「抽水」、服務費,自然就變成了商家的損耗和成本,如果本身收入並不多,一元幾角都計到盡,那麼商家使用電子支付,無形中就是分利給電子支付平台,很多人就不那麼願意了。更甚者,有些工作的收入本身就被線上平台綁定,一旦涉及到電子支付,錢收到平台上去,計費時間長,出數一等可能就是三幾個星期,作為自僱者變相好像打了工沒有錢到手,感受就不好,還衍生出平台拖數的問題。外賣平台、電召的士,此前都有類似的問題出現過。

最近就有的士大哥說不喜歡用電召平台的無感支付功能,經常都求有現金在手或願意用其他電子支付方式的客人幫忙。據講用無感支付的單,至少要三個月才收到錢。三個月後,都不知道甚麼世界了。電子支付最重要是方便快捷,現結現付本身不是甚麼難題,是技術不過關,還是平台有心欺負下線?這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