噴水池的國慶牌樓  圖文/阿潔

 中秋節前,噴水池(議事亭前地)前矗立起一座精美的中式牌樓,雖然牌樓上的文字表明是迎中秋和賀國慶雙節的,但相信明眼人都清楚,該牌樓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建築模型的縮微版,故牌樓的重點還是國慶。

 澳門在國慶日紮牌樓,已是傳統項目了。

 據相關資料記載,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之時,澳門周邊的廣東、海南等地尚未解放。直到10月下旬,解放軍才陸續進入廣州、中山等地。當時,澳門擁護新中國的愛國力量,就開始公開組織慶祝活動。11月中旬,在新馬路的平安戲院前,搭建起雖然簡陋卻意義非凡的慶祝牌樓。三層的牌樓之上,懸掛了領袖毛澤東和朱德的巨幅畫像。這是澳門首座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牌樓。接著1950年國慶時,澳門的愛國力量,又從廣州訂製牌樓,安放在新馬路的海傍路口。從此之後,國慶紮製慶祝牌樓,就一直延續下來。即便在經濟困難期間,澳門民眾,都主動捐款製作牌樓,慶祝國慶。最多的時候,全澳門共紮製20多座牌樓。

 大約20年前,已故攝影達人李公劍先生,曾舉辦過一場名為《光影留痕》的攝影展。其中相當部分作品,聚焦五六十年代澳門的社會風情。而有關節慶特別是國慶牌樓就佔據很大篇幅。彼時的國慶牌樓,多為澳門手工藝人精心製作。每當夜幕降臨,牌樓上的燈光亮起時,也是流光溢彩,氣勢恢宏。

 半個多世紀來,澳門的國慶牌樓,越發精益求精。就如這噴水池的牌樓,不經意間,還會誤以為是真的建築,突兀而起,美輪美奐。其實,這也是澳門民眾拳拳愛國之心的最好注釋和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