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後,團隊到安東老街閒逛,那裡多是賣些吃的東西,話說安東老街已有逾百年的歷史,自從1876年清政府設立安東縣,安東就是丹東從1876年起,一直到解放後的名字。現在的安東老街,正正就是這一段跨越滿清、民國、殖民地時期的獨特歷史及各種文明的縮影。老街分為外街和內街,街內的建築,外形主要參照丹東20世紀20至30年代時期的老建築形式,而且還複製了一部分當時的標誌性建築,和採用了民國時期的建築物外牆及街景裝飾來佈置,可謂是集懷舊觀光、經典美食、旅遊購物於一體的多功能文化商業街。
翌日早餐後,旅行團安排到鴨綠江上的一個小島參觀,名為月亮島。月亮島上的建築均以歐陸風格為主,它是集住宿、餐飲、娛樂和購物於一身的休閒度假區,而它的對面是北韓的工業區。
午餐後,旅行團到盤錦市看紅海灘,它位於遼寧省盤錦市大洼縣趙圈河鄉境內,景區總面積有20餘萬畝,以紅海灘為特色,以濕地資源為依託,以蘆葦蕩為背景,再加上數以萬計的水鳥和一望無際的淺海灘塗,成為一處自然景觀的濕地生態旅遊景區。盤錦市的紅海灘風景廊道景區長約18公里,享有「中國最精彩休閒廊道」或稱為「中國最浪漫的遊憩海岸線」等美譽,是全球保存得最完好、規模最大的濕地資源,也是國家5A級景區、國家自然保護區。那天團隊到訪的時間正值冬季,並不是紅海灘及沿海濕地上植物生長的高鋒期,所以景區看來並不壯觀,兼且那天密雲有雨,溫度也低,大家只好沿著綿長的步道行走,仔細地去欣賞它了。
時光怱怱,一晃已經剩下了一天的行程,筆者翻閱筆記,發現原來有一個景點忘記了向讀者交代,那就是哈爾濱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它是遠東區最大的東正教教堂,座落在黑龍江哈爾濱市的中央大街附近,是全世界著名的幾座聖索菲亞教堂之一,也是哈爾濱的地標建築。從來建築物都是城市的記錄,聖索菲亞教堂從隨軍教堂到商店倉庫,再又由藝術博物館到城市地標,可謂是見證了哈爾濱的百年變遷,而它也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被賦予了不同的「身分」。
20世紀初,沙皇俄國入侵中國東北,在那裡興建了許多隨軍教堂,哈爾濱聖索菲亞大教堂便是其中之一。它始建於1907年,歷時9年才建成,教堂富麗堂皇,是典型的拜占庭式建築。在隨後的數十年間,教堂幾經改建,它曾用作培養神職人員的神學院;文革時期,曾遭到嚴重損毀,1958年教堂被關閉,後來又被用作話劇院的練功房和商店的倉庫,漸漸地它就不為人知了。
直到1986年,教堂被列入哈爾濱市的保護建築,才得以重現於世人的面前。1997年,當地政府重修教堂,將之改作哈爾濱建築藝術博物館,藉此展現哈爾濱獨特的中西合璧的建築文化,並在周邊開闢了近7000平方米的廣場,作為公眾活動的空間。今天,聖索菲亞大教堂,已成為哈爾濱的一個重要的旅遊景點,是旅客必到的地方。◇(待續)